9月26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宋伟刚,数字西安集团董事长傅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上介绍,西安市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破解关键瓶颈、聚焦重点领域,系统构建了目标一致、举措互补的政策支撑体系,并通过开放场景、建设平台、融合要素等一系列组合拳,着力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显著成效。
系统谋划,构建数字经济政策新体系
郭锐介绍,近两年,西安市数据局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数字经济发展”为总抓手,通过“场景开放+应用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依托适配中心建设补强“科技研发-产业落地”中间环节,以数据流通激活创新要素赋能产业升级,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领域“双创融合”发展新高地。
政策引领方面,从创新模式突破、关键环节衔接、重点产业培育三方面精准出台政策,构建起目标一致、举措互补、闭环衔接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顶层设计明确方向: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为核心,确立了“三硬三软一中心”的产业发展蓝图和“市级统筹、场景开放、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运营模式,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
关键抓手破瓶颈:出台《建设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行动方案》,重点布局鸿蒙星闪、开源芯片、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五类适配中心,着力打通“科技-产业”转化关键堵点。
重点领域强突破: 针对智慧交通、XR产业、数据要素等领域出台专项方案,推动顶层设计和关键举措在具体应用中落地生根,形成可复制的产业生态。
务实举措推动政策落地,激发市场活力
为将政策蓝图转化为发展实效,西安市聚焦关键环节,打出系列“组合拳”,全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以“场景开放”为核心,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发布《项目需求和场景机会清单》,2024年以来已分批发布62个项目需求及8大领域场景需求,有效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畅通“场景需求-科技创新-产业应用”链条。推动建设了鸿蒙星闪适配中心(已投入运营,完成首批成果适配)、RDI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8月21日已授牌)、工业软件适配中心(完成CAE软件国产系统适配)、信创适配联合实验室、AI算法模型适配中心。建立了产品需求清单、适配认证清单、创新产品清单这“三张清单”,形成“适配一个场景、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引领效应,有效补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此外,建设“丝路数港”活数据,以建设国家数据流通利用西部枢纽城市为目标,采取“五位一体”模式推进“丝路数港”建设。目前平台已上架1364个数据资源和产品,入驻262家数据企业,数据要素流通效能初显,新业态加速形成。在智慧交通、XR产业、数字内容和数据产业等重点领域打造示范标杆。例如,智慧交通领域细化标准推动研产同步;XR产业设立基金支持技术融合转化;数字内容领域集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数据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融合要素,夯实数字经济支撑基础
西安市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出台政策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高新区争创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成功举办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整合基金重点支持“科创+产创”融合项目;构建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累计引育近2000名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智力与资本支持。
据介绍,未来,西安市将制定支持开源鸿蒙应用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智慧交通、城市更新、水务、应急等20个应用场景,完成100余类鸿蒙产品的兼容性适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值增长,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鸿蒙技术适配应用模式,持续推动西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