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四川达州通川区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本报记者 王明峰    2025-10-14 08:25:52    人民日报

“上次送餐摔倒,通过‘急诊绿色通道’30分钟就得到了处理,省心又踏实!”外卖骑手王强提到便捷就医,竖起了大拇指。这一暖心举措,源于四川达州市通川区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的共建合作,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此类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后可以不用挂号直接就医,并且医疗费用减半。

近年来,通川区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织密健康、权益、共治“三张网”,通过共建合作、平台搭建、协同治理等方式,让政策温度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

通川区以共享驿站为支点,构建起“基础保障+精准服务”的健康防护体系,每个驿站配备15类应急药品。

通川区还积极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新路径,通过整合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小区物业等资源,构建起便民服务网,让户外劳动者能够享受到“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的暖心服务。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各类惠民站点160余处,累计服务4.6万余人次。

“我们要将新就业群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积极引导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合伙人’,实现服务暖心与治理增效的双向奔赴。”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表示。通川区创新推出“民情速递员”机制,聘任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担任“民情速递员”,依托社区平台参与问题上报与文明宣传,形成“服务中治理、治理中服务”的良性循环。

如今,一支600余人的“民情速递员”队伍活跃在一线,他们穿梭街巷,成为政策的传播者与城市隐患的发现者,2024年7月至今已累计上报各类线索1800余条,处置率达98%,不少民生小事实现当日发现、当日解决。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4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党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