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错充电费不退?法院:构成不当得利,须返还

2025-07-17 15:22:21   

近日,旬阳市人民法院速裁中心受理一起标的为两千余元的不当得利纠纷案件。2025年1月,原告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王某在充值电费时,因操作失误,误将两千余元充入了被告旬阳某房产公司的电费账户中。

原告在发现错充电费的情况后,立刻与房产公司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说明了情况,希望公司能将该款项予以返还,但房产公司以非己方责任为由拒绝返还。原告又联系电力部门,希望能通过申请返还充错的电费,但是由于该房产公司电费账户一直处于欠费状态,故在充错电费时,房产公司电费账户被立即扣费,所以电力部门表示无法通过申请退还电费。物业公司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能一纸诉状诉至旬阳市人民法院,要求房产公司返还充错的电费。

因案件标的较小、事实明确,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被告进行释法明理,明确告知房产公司负责人行为已经构成了不当得利。经过释法明理,最终房产公司负责人通过微信转账主动向物业公司返还了电费,物业公司提交了撤诉申请。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这就是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后,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旬阳市人民法院 武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受贿案一审宣判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