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哈尔滨市公安局:科技赋能筑防线 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2025-08-11 14:27:58   

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积极践行“科技兴警”战略,整合智能监控、无人机巡查、电子围栏等科技手段,联动多部门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以科技赋能沿江警务,为防溺水工作注入“智慧动能”,全力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智能防控织密“地面安全网”

从河流岸边到水库周边,哈尔滨市公安局通过布设智能设备,构建起覆盖重点区域的“地面感知网络”,让危险行为“早发现、早预警”。

阿城分局联动多部门,在辖区河流、水库沿线安装30余个高清摄像头,依托图像识别技术实现24小时监控,发现越界进入深水区等行为即实时报警;浅滩区域设置电子围栏,触碰即触发警报,形成“视觉识别+物理阻隔”双重防护。

尚志市公安局在重点危险水域布局高清智能监控,精准捕捉“下水游泳”等异常行为,预警信息直达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终端远程掌握动态,快速调度处置。

依兰县公安局将智能防控网升级为“全天候视觉中枢”,新增14套智能监控设备,搭配邻水乡镇的高空AR鹰眼摄像机——监控半径达1.5公里,180度全景覆盖,可识别“不穿救生设备亲水”“垂钓者入深水区”等隐患;松花江大桥处的电子围栏与智能监控联动,群众靠近时现场响起语音警示,后端同步调取画面,助力民警快速处置。

平房分局针对水库特点,联合多方实地勘查,布设10处监控覆盖重点区域,核心危险区架设围栏并搭配声光报警装置,越界即触发高分贝警示音与强光闪烁,以“物理+声光”双重警示劝离群众。

无人机巡查激活“空中预警哨”

突破地面巡逻限制,哈尔滨市公安局让无人机成为“空中巡逻员”,以灵活视角填补盲区,用“接地气”的方式强化警示。

通河县公安局的无人机加装摄像头与喊话器,在午后、傍晚等“高危时段”沿水边巡航,清晰捕捉水边下水等行为。遇不听劝阻者,民警切换“喊话模式”:“朋友,这河危险,家里孩子还等着做饭呢!”诙谐贴心的话语让劝离效果大幅提升。

防洪纪念塔街面警务站每日重点时段启动无人机高频巡查,覆盖沿岸重点岸段、亲水平台等人员密集区。通过实时画面排查隐患、劝导群众,遇突发落水还可快速定位,为地面警力争取救援处置时间;将无人机纳入防控体系,与地面监控形成“空天地”联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弥补了复杂地形下的巡逻盲区,即时喊话更将警示送到群众耳边,让科技既显威力又有温度。

联动机制筑牢“闭环处置链”

科技赋能的成效,离不开多部门协同的“处置闭环”。哈尔滨市公安局联动多方力量,将科技预警与快速处置无缝衔接,确保“隐患不拖延、险情早化解”。

南岗分局哈双派出所针对南湖(最深超10米)的汛期隐患,联合乡政府、水塘承包单位系统治理:社区宣讲队进校园讲案例、教防范,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组建配备救援设备的巡逻打捞队,开展专业培训;新增警示标识、安装监控,动态巡逻劝阻危险行为,形成“宣传+人防+技防”立体防线。

依兰县公安局创新“2+1+N”工作模式,由2名民警联合1名网格员在人员密集区巡逻,将N个社会监控接入指挥中心,新增摄像机可识别涉水区域人员密度,超量即预警,警务站、指挥室通过监控快速响应。

平房分局联合社区常态化水岸巡逻,确保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介入;水域周边配齐救生设备,让科技预警与实体救援形成“组合拳”。

从智能监控的“精准识别”到无人机的“空中喊话”,从多部门“协同联动”到处置闭环“高效响应”,冰城公安以科技为笔、责任为墨,在江河湖畔绘制出坚实的防溺水安全网。下一步,哈尔滨市公安局将持续优化科技设施,让智慧警务守护每一片水域,护航群众平安度夏。(哈尔滨市公安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察专员谢培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