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夏季暴雨多发期 避险知识要牢记

本报记者 刘温馨    2025-07-30 09:16:05    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如何科学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

预警信息常关注,应急物资准备好。“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好家庭防护准备。”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许冲表示,暴雨来临前,建议对房屋特别是屋顶和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了解可能的风险区域和避险措施,家中常备食物、水、手电筒、备用电池、急救包及必要的通信设备等。

突遇山洪要冷静,紧急避险寻高处。“山洪常发生在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等地。”许冲说,野外遇到山洪,要第一时间向沟道两侧高地移动,不能顺着沟道方向逃生。如果洪水继续上涨,要利用门板、木床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如果已被卷入洪水中,则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机逃生。

滑坡塌方多留意,山体裂隙须远离。山体滑坡常有前兆。一旦发现断流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流、泉水突然干涸、岩石开裂或发出被剪切挤压的声音、动植物出现异常、树木歪斜等迹象,应立即警惕。当遇到山体滑坡时,应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迅速逃离,切忌顺着滑坡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也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如果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应“寻觅平缓开阔地,远离围墙电线杆”,可以抱住大树等固定物,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30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完成既定目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