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西安市蓝田县人民法院:当好“法治园丁” 厚植营商沃土

2025-08-11 14:52:16   

西安市蓝田县人民法院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系统思维和创新举措,精耕司法服务全链条,努力当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园丁”。

深耕前端:精准滴灌,培育“源头活水” 

风险预警“治未病”。变被动受理为主动问需,法官常态化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精准“把脉”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针对多发纠纷类型,组织法官干警前往企业园区以案说法,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服务,将矛盾消解于萌芽。上半年开展专项走访活动4次,惠及企业20余家。

 先行调解“疏堵点”。深化“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联合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建立特邀调解组织,搭建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优先引导适用先行调解,降低企业解纷时间和经济成本。今年以来,先行调解涉企纠纷551起,调解成功110余件,平均调解周期缩短7天。

智慧赋能“提效能”。全面升级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涉企案件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调解、云端庭审“一键直达”。推行繁简分流改革,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压缩立案审查、排期开庭等环节时限,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强化诉讼全流程调解工作,涉企案件服判息诉率达89.78%,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6.64天,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精耘中端:多元解纷,优化“生长生态”

府院联动“聚合力”。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营商环境建设大局,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机构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涉企风险信息,协同解决企业跨部门难题,共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多元调解“化干戈”。充分发挥专业调解组织作用,邀请行业协会、商会、退休法官等专业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构建“法官+调解员+行业专家”多元解纷模式。在审理某建筑公司与某水泥制品公司的合同纠纷中,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承办法官深知一判了之或许能解决双方企业间的法律纠纷,但对两家企业绝无裨益,还有可能让本地营商环境优化打上折扣。承办法官从保全两家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耐心调解,释法明理,最终促使这起500余万元的合同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避免了诉讼对企业合作关系造成的伤害。

善意执行“护双赢”。秉持审慎、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对暂时陷入困境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运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柔性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恢复生机留出空间。今年以来,通过灵活执行方式促成38件涉企案件达成执行和解,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破解“胜诉权益兑现难”问题,对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及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2家企业退出失信名单,给予17家企业解除执行强制措施,正向激励企业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保障其正常经营发展。

厚植后端:延伸服务,涵养“发展动能”

司法建议“开良方”。深入剖析案件反映出的行业监管漏洞、企业管理短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企业发出高质量司法建议,促进堵漏建制、规范经营。围绕审判中发现的某有限公司的用工问题,发出针对性司法建议,引导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获得企业积极反馈并推动相关规范完善。近年来,累计向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22份,有效推动建立行业性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审理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预防一类纠纷”。

普法宣传“润心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劳动节等节点,通过微信公众号、专栏等推出涉企普法宣传短视频、宣传稿件,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和依法经营能力。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庭审观摩、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围绕公司经营、合同风险、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问题精准普法,提升企业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据介绍,蓝田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更高效的解纷机制、更优质的法治保障,当好企业发展的“法治园丁”,用司法的温度与力度,持续滋养营商环境这片“沃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蓝田县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察专员谢培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