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前郭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来到松原市松青社会服务中心,为志愿者们讲授一堂“预防性侵害,守护花样年华”专题法治课。活动聚焦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建防护网络,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活动中,检察官强调预防性侵害需从“意识、能力、行动”三方面筑牢防线:一是树立身体自主权意识,明确“我的身体我做主”,对不当接触勇敢说“不”;二是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警惕网络交友陷阱、熟人作案隐蔽手段,识别“情感操控”“利益诱惑”等危险信号;三是掌握应急处置方法,牢记“保留证据、固定线索、及时报告”三步原则,遇到危险要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寻求帮助。针对留守儿童等监护薄弱群体,需强化家庭沟通、社工重点关爱、学校性教育科普,形成多方联动保护网。其间,检察官提出,强制报告制度是阻断侵害的“法治哨音”。医疗机构、学校、社工机构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工作人员,若发现儿童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隐瞒不报、拖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这一制度通过法定责任倒逼社会关注,确保每一个侵害线索都能被及时“吹哨”。
据介绍,下一步,前郭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检社联动”机制,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以法治力量为未成年人筑牢安全屏障。(前郭县人民检察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