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以法治为基 以服务为要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绘就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新图景

聂春燕    2025-08-22 10:46:39   

自入驻区综治中心以来,武昌区人民法院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推动司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向前端发力,既为矛盾纠纷化解注入法治动能,也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打造矛盾化解“前沿阵地”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是“枫桥经验”穿越时代的核心要义。武昌区人民法院紧扣这一内核,打破司法服务“坐堂办案”传统模式,推动解纷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在区、街、社三级综治中心布局示范法庭与法官工作室,将司法资源精准输送至群众身边。这一举措不仅让居民“遇事找法”更便捷,更能主动排查、靠前化解潜在矛盾,实现从“终端裁判”向“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深度转变,让群众在公正司法中收获满满获得感。

今年初,务工群众甲某因被拖欠劳务费,忧心忡忡到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求助,担心没钱返乡过年。驻点法官当即行动,一上午内联系工程单位负责人到场,从释法明理到情理沟通,最终促成单位承诺 3日内结清欠款,成功避免一起劳务冲突升级,成为“枫桥经验”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锻造矛盾化解“专业力量”

武昌区人民法院精选政治忠诚、业务精湛的法官团队驻点,以专业素养精准适用法律,更注重情感沟通与心理疏导,让矛盾化解不止于“案结”,更求“事了人和”。

法院主动联动公安、司法等部门,打出“协同服务拳”:为群众清晰指引不同纠纷的解决路径,针对复杂疑难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探索创新调解方法,推动形成“问题共商、难题共解”的良性循环。在处理赡养纠纷时,法官既明确法律义务,更借家风教育唤醒亲情,引导子女主动履行赡养责任——这种“法治+德治”的调解模式,让调解结果更具社会认同感。

激活矛盾化解“智慧效能”

在综治中心的平台上,武昌区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多元共治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为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深化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定期组织对各级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进行法律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调解能力和水平,构建起“社会调解优先、司法最终保障”的工作格局。

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调解效率和质量。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解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同时,充分利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智慧平台的升级优势,深入分析矛盾高发领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提供了精准预警和有力的司法辅助。

从综治中心的调解实践到社会治理的全局视野,武昌区人民法院始终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端、疏导端聚焦,持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昌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初心,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以更优司法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昌区人民法院)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自贡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黄雪智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