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你们,我才能拿到这笔钱。”近日,农民工周先生在抚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倾力帮助下,快速化解了工伤纠纷,顺利拿到2.19万元赔偿款,他直言这份惊喜来得太快了。这是抚州司法行政系统践行法治为民初心的生动缩影,更是抚州市司法局以作风建设促服务升级的有力见证。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该局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在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加快公证改革、创新普法方式等方面精准发力。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传递民生温度
近年来,抚州市司法局坚守“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理念,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该局始终立足群众需求,持续优化便民措施、提升服务质效,做每一名法律援助对象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专门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幼、残’等无固定生活来源群体、优抚对象,以及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工伤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一律免予经济状况审查,让困难群众求助更便捷。”抚州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万新介绍,该局强化案件质量监管,推动法律援助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近三年来,抚州市共受理法律援助申请1.448万件,为受援人追回权益4652万元。
深化公证服务改革
提高办事效率
“以前,总听人说办理公证既费时间又麻烦,没想到现在一个电话,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就直接上门来,真是高效便利。”日前,89岁的张先生家中暖意融融,其家属紧握着赣东公证处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因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公证处接到申请后,当即启动特殊群体服务机制,安排专人上门采集信息、指导签署材料,帮助老人足不出户完成公证手续。
为破解群众“办证难、跑路难”问题,抚州市司法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打出便民服务“组合拳”,出生证明、学历证明等高频公证事项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推行“线上申请+远程办理”模式,对材料不齐实行容缺受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办理、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定制化服务。今年以来,远程公证、容缺受理已惠及群众1800余人,上门服务40余次,用高效便捷的服务速度和体贴入微的服务温度,让公证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创新普法宣传路径
用心服务群众
今年以来,抚州市司法局持续唱响“奉法抚民·扬德润州”普法品牌,创新打造“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走进抚州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等一批特色工作,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和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为抚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良好法治底色。
“我们非常注重‘法律明白人’的扩面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在住宅小区楼栋长、业主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新增了7600余名‘法律明白人’,先后举办了4期示范培训班和‘法律明白人’学法说法用法大赛。”抚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陈玲说。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局创新“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政协委员+法律明白人”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10.6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1万起,提供法律服务事项2.3万件,让法治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从法律援助的“及时雨”,到公证服务的“便民风”,再到普法宣传的“浸润式”传播,抚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正以一件件惠民实事,让法治为民的初心在实干中愈发鲜明。(周子龙)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