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措施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

提振行业信心 激发创造活力

本报记者 刘 阳    2025-09-01 08:38:02    人民日报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向整个广电视听行业,尤其是电视剧行业释放一系列利好,极大提振行业信心。《举措》一经实施,多家影视板块股票迎来大涨,8月,电视剧网络剧立项公示题材类型呈现丰富化多样化的特点。

《举措》中的哪些内容激发了行业内外活力?这些举措的落实将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行业代表。

鼓励创新,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赋予创作更多自由度,是《举措》给电视剧行业带来的第一印象,也是最为振奋行业信心的事情。”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说。

在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层面,《举措》明确提出:电视剧集数不再以40集为上限;季播剧的排播不再要求两季之间间隔一年,单集长度也不再设限;古装剧的播出调控不再限制时长和比例;不再限制“一剧两星”,大力支持网台同步等。

“精品内容供给不足,是大屏和小屏共同面临的问题。给予创作足够的自由度,会催生更多元的内容产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何天平说,“《举措》很好地尊重了艺术创作规律和内容传播规律,回应了行业需求和观众需求。”

近段时间以来,在网络视听平台优酷播出的不同题材剧集《雪迷宫》《藏海传》《蛮好的人生》等受到观众的欢迎。“《举措》进一步放宽内容创作的领域,让行业勇于挑战更多创新题材,打破内容创作壁垒。”虎鲸文娱集团副总裁、优酷总编辑张丽娜说。她观察到,从8月广电总局公布的电视剧网络剧立项公示来看,项目题材更加丰富多元,说明《举措》已经产生效果。

张丽娜尤其关注《举措》中关于季播剧排播两季之间时间间隔的取消。“我觉得这将形成一个很好的宣传模式,对于同样的制作班底和成系列的内容来说,如果第一季的内容好,就会形成品牌效应。这是对敢于挑战季播剧的公司的极大鼓励。”张丽娜说。

此外,《举措》明确鼓励择取境外优秀作品进行高质量本土化改编;支持引进优质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在卫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优化引进剧集指标分配,取消单一主体引进指标数量限制;协调网台联动,形成网上境外引进优秀节目上大屏的长效模式。

“过去,有一些引进剧在中国实现了较好的播出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所蕴含的价值观跟我们是一致的。”苏晓说,“非常赞同《举措》中提到的本土化改编,借鉴别人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将我们的内容和价值观更好地呈现出来。”

积极探索,提升产出效率

“提效是《举措》释放的又一个重要信号。”苏晓说。

《举措》明确提出,建立总局和省局同步审查机制,以缩短审查周期;对于系列剧、季播剧、单元剧、情景喜剧等类型剧目,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确保播出的时效性;优化涉案剧内容审查;优化协审机制,以专家介入取代不必要的协审。

张丽娜表示,《举措》提出的非必要不协审、“边审边播、边改边播”等措施,是一次积极探索。“非必要不协审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内容丰富度的基础上,保障审查的效率,这将有助于保证排播时间规划的稳定性,从而增强观众和用户对于优质内容产品的预期。”

苏晓认为,《举措》在内容审查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是主管部门的一次自我加压。“比如非必要不协审,就是要以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为主;缩短审查时间,把50天的行政审查时间压缩到30天,将会极大提升审查效率。”他认为,关于内容审查的一系列探索,将有利于加速项目资金的周转,从而进一步盘活行业资源,激发行业活力。

“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审查调控机制,总体表现为对现行审查机制的一种探索性改革,目标在于激发行业活力,也汲取了全球视听行业的管理经验,给予市场充分的可见度。”何天平说,“未来这些措施的边界在哪里,实现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行业在实践中去摸索。效果到底怎么样,或者说能带来多大的影响,改革的力度到底有多大,也是需要持续关注的。”

尊重规律,激发行业活力

“《举措》明显地释放了‘三个尊重’的利好信号,一是尊重内容价值,二是尊重行业呼声,三是尊重市场规律。”何天平说。

他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广电市场发展疲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实现提质增效,事关整个行业的存续。同时,视听行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网络视听的崛起,传统广电大屏承受的压力显而易见。

“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都持续变化的时代,我们原来经过长期检验有效的传统广电管理规制体系可能已经不再适应新情况,势必需要一场变革。《举措》的出台,是监管部门的一次主动作为,面对全新的发展局面,探索全新有效的管理方案。”何天平说,“《举措》在倾听行业呼声、回应行业需求的同时,也在调和视听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并不是在丰富大屏的同时牺牲小屏的活力,而是针对包括大小屏在内的大视听业态,从内容创作到产业革新进行系统性变革。”

“尊重规律,就能更好地激发行业活力。”苏晓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资本的急剧收缩,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收缩,电视剧、网络剧产量都有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举措》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比如松绑内容创作、优化审查机制等,都是对外部资本进入行业的重大利好,必将进一步激发行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提振行业信心和刺激行业的自驱力,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张丽娜说,“《举措》实施后,随着审查速度加快,同时鼓励季播剧,我觉得好内容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大家会越来越愿意看,这将会开启一个良性循环。”

张丽娜还认为,排播稳定了,招商稳定了,行业将迎来繁荣发展,“得到发展的不仅是内容侧,同时还包括以超高清虚拟拍摄、AI技术等为代表的行业相关科技。行业的科技基础设施好起来,我们在科幻等相关题材上的开拓也会越来越好。”

何天平表示,《举措》虽然给行业带来了一系列利好,但也需要注意利好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举措》新在“突破”而重在“落实”,“例如,取消引进片配额对国内制作机构是否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边审边播、边改边播’是否能够适应我国广电视听领域的既有土壤?这些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形成结论。”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1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华北雨季为何偏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