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尚志市公安局开展“开学第一课”宣传活动

2025-09-04 16:48:40   

新学期伊始,尚志市公安局组织现职民警担任辖区中小学交管法治副校长,通过“沉浸式课堂、全天候广播、家校社联动”三项举措,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宣传格局。

趣味课堂:寓教于乐学安全

“同学们,过马路时为什么要走斑马线?如果遇到车辆转弯,该怎么避让?”在尚志市某小学的教室里,法治副校长结合校园周边真实场景,运用动画短片和事故案例图展开交通安全知识讲解。

课堂上,民警紧扣学生日常出行特点,细致讲解“乘车系好安全带”“雨天出行穿亮色衣物”“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基础安全要点。

针对骑行共享单车、步行结伴出行等易被忽视的风险点,民警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掌握“远离车辆盲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等避险技能。某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围在民警身边,聆听通俗易懂的讲解,内容涵盖“如何识别交通标志”“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求助”等实用知识。

广播赋能:声声入耳筑防线

“小黄帽,要系牢;过马路,左右瞧!”7时40分,尚志市某小学的广播系统准时响起法治副校长创作的交通安全童谣。交管联合教育部门打造“安全声波工程”,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早间、午间时段循环播放安全提示。

广播内容涵盖交通安全知识问答,题目涉及“未满12岁能否骑车”“如何正确佩戴头盔”等知识点;放学时段,循环播放安全出行顺口溜,如“雨天穿亮色、夜间反光贴”等实用知识。通过校园广播的定时循环,安全提示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家校携手:三方聚力保平安

“我承诺:骑电动车戴头盔;我保证:接送不抢行!”在某中学的开学升旗仪式上,2000名师生家长在法治副校长带领下庄严宣誓。交管大队建立“三级责任体系”,由法治副校长统筹规划、班主任日常监督、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形成家校社协同护学机制。

活动中,民警结合辖区学生出行典型隐患,强调“家校社协同护学”的重要性,既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也呼吁教师、家长做好安全监护。通过“民警宣讲+师生宣誓”的形式,让“知危险、会避险”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知。

针对家长群体,交管大队通过学校家长群推送《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一封信》,内容涵盖“接送孩子停车规范”“如何教育孩子规避交通风险”“校车安全监督要点”等实用信息,方便家长随时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一位家长在反馈中写道:“通过学习信中的内容,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检查孩子乘坐的校车,也更加注意自己的驾驶行为。”

相关负责人表示,尚志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通过常态化宣传、精准化服务,推动交通安全教育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为青少年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尚志市公安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旁听庭审知敬畏 “零距离”学法筑安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