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荷兰向尼日利亚归还流失文物

本报记者 徐 馨    2025-07-28 07:49:15    人民日报

荷兰最近向尼日利亚正式归还了119件贝宁青铜器,包括人像、动物像、皇家徽章等。这些文物于1897年被英国军队掠走,后出现在拍卖行中,继而流入博物馆、私人收藏家等处。这119件青铜器中,113件由荷兰莱顿世界博物馆归还,6件由鹿特丹市政府归还。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交接仪式上,尼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汉娜图·穆萨瓦说:“这些青铜器强调了遗产保护和文化推广对于我们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富有多样性和历史底蕴的国家,尼日利亚的文化遗产既是我们骄傲的灯塔,也是创意经济的基石。”

贝宁青铜器由埃多人于13世纪开始创作,多采用失蜡铸造法,这种冶金工艺可以表现精准、繁复的细节和几何纹理,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财富。在此次重返故里的文物中,一件贝宁王国青铜纪念头像、一件展现故事性场景的象牙雕件、两件动物形器,将在拉各斯国家博物馆展出并永久保存。其余的文物,如用于宫廷仪式的钟铃、徽章等文物,计划在拉各斯国家博物馆和贝宁城的埃多西非艺术博物馆展出。

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部长埃波·布鲁因斯表示:“文化遗产对于讲述和传承一个国家和一个社区的历史至关重要,贝宁青铜器对尼日利亚而言不可或缺,物归原主是一件好事。文物归还有助于纠正至今依旧存在的历史不公。”

为推动完善文物归还政策,荷兰政府设立了独立顾问机构——“殖民时期文物归还咨询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评估和建议如何处理殖民时期掠夺或非法取得的文化财产的归还请求,其宗旨是“应当无条件归还那些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通过非自愿手段被带走的文物”。2022年,荷兰政府正式通过了相关政策框架,与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开展文物归还谈判。

今年2月,荷兰和尼日利亚在荷兰莱顿签署此次文物归还协议。荷兰莱顿世界博物馆馆长玛丽克·博内尔表示:“此次归还不仅仅是具体器物的归还,还关乎连接,关乎为了共同的未来所作的努力。”据博内尔介绍,荷兰文物归还政策强调“合作优先”理念,即不将归还文物视为“终点”,而是未来持续合作的出发点。为此,荷兰和尼日利亚联合举办了数字遗产专家研讨会,汇集两国及西非地区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对贝宁青铜器进行数字化保存,以及文物在线展示平台的开发策略等。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8日 第 1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激发上合组织成员国立法机构合作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