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面对面的培训,心连心的对话”

本报记者 郝瑞敏    2025-08-12 08:43:25    人民日报

“这是面对面的培训,心连心的对话”“期待把课堂中学习的中国经验应用到项目中”……近日,在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公共工程高等管理学院的课堂,当地学员们畅谈学习心得。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38名阿尔及利亚铁路局管理人员在这里接受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行的技术培训,系统学习了铁路建设理论、项目管理等课程。

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技术经理贝克黑利·尤瑟夫为了参加此次培训,专门从距离阿尔及尔近2000公里的廷杜夫省赶来。他表示:“此次培训很有意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中国铁路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项目管理运营有了新的体会。”

曾参加过赴华培训的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局人力总监弗里黑·穆罕默德表示:“相关培训体现了阿中在铁路领域共同创新、追求卓越。”参训学员阿卡什·穆克朗说,作为技术经理,此次培训最吸引他的是与中国工程企业以及相关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我希望将先进的中国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阿尔及利亚的铁路项目上”。

近年来,阿尔及利亚持续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尤其是在资源运输、区域互联互通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我们不仅同阿方交流中国经验,还结合阿方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当地的铁路人才培训方案。”北京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绍斌介绍,中方讲师在培训中穿插互动研讨和案例分享,既讲解高铁理论,也分享中阿合作项目的相关情况。

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总经理董琳表示,中国铁建在承建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过程中,积累了克服沙漠高温、沙尘暴等方面的施工经验,并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已有68名阿籍员工成长为项目中坚力量。中国铁建还与阿方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铁路人才培养机制,本次培训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据了解,中国铁建与北京交通大学计划合作组织9期在阿培训、3期赴华培训,内容涵盖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信号工程、机械工程等9个专业。参训学员来自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局在全国的22个项目,总培训人数将超过300人。2024年12月,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局15名高级管理人员赴北京交通大学开展培训,这是阿尔及利亚国家铁路局人员首次赴华培训。

阿尔及尔公共工程高等管理学院院长布菲亚·阿达菲尔认为,这样的培训协作,充分体现了阿中双方共同搭建分享知识与经验的桥梁、建设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意愿。

一堂培训课结束后,学员苏玛雅在笔记本上写下:“阿中间不仅是工程的合作,更是理念上的交融。”她告诉记者,她想要通过培训学习借鉴中国经验,为推动阿尔及利亚铁路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2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小牛油果,承载中南友好合作大故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