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

——访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首席财务官梁婉心

本报记者 汪思源    2025-08-22 08:52:30    人民日报

“中国始终展现出适应变革、投资长期发展的能力,保持着全球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军者的地位。”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以下简称“福德士河”)首席财务官梁婉心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8月初,福德士河宣布成功完成总额142亿元人民币的银团定期贷款融资。“这是澳大利亚企业首次实现人民币银团贷款的重大突破,不仅彰显了福德士河与中国伙伴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而且折射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韧性的认可。”梁婉心表示,“这也说明,在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外资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

2019年,福德士河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公司以人民币跨境结算方式向中国钢铁企业直接供应铁矿石,实现了服务的本地化。梁婉心表示,福德士河在中国市场的港口销售以人民币计价,有效降低了汇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这一举措丰富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资本来源。

福德士河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与中国伙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2007年5月,福德士河在上海设立驻华代表处;2008年5月,福德士河的第一艘装载18万吨铁矿石的散货船从西澳大利亚州黑德兰港驶往上海宝钢马迹山港,正式开启了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截至2024年5月,福德士河已累计向中国出口超过20亿吨铁矿石,成为中国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之一。

中国市场占福德士河全球铁矿石全年出货量的90%,在福德士河全球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梁婉心表示,福德士河将中国视为最大客户,更是创新、供应链发展和脱碳领域的关键合作伙伴。自2023年以来,福德士河分别与中国宝武、中远海运集团、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湖南钢铁集团等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就减少炼铁环节中的碳排放、航运业脱碳、绿色铁素项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与领先的中国新能源设备制造商开展战略合作,福德士河正将尖端技术整合到风能、太阳能、储能、铁路及采矿设备等项目中。这些合作不仅使脱碳行动产生规模效应,还提升了经济价值、运营效率与创新能力,显著减少了采矿运营的碳足迹。

梁婉心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出韧性、适应力和推进结构性转型的坚定决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绿色铁素和供应链创新等领域,这些正是福德士河重点投资的方向。“与中国机构合作是公司实现长期增长战略、引领绿色产业转型的关键支柱。”梁婉心表示,“中国在技术、工程和清洁能源应用方面的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福德士河正积极探索双方在供应链脱碳和绿色铁素生产等领域的合作,并期待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

(杨宛诗对本文亦有贡献)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2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护人类瑰宝 延续文明脉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