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感受汉字魅力 促进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 孙广勇    2025-09-22 08:32:22    人民日报

选字、刷墨、覆纸、拓印——几个工序后,宣纸上呈现清晰的汉字。泰国中学生威猜高兴地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太奇妙了。”

日前,“中泰一家亲——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暨首届曼谷汉字艺术节”在泰国曼谷朱拉隆功大学举办,涵盖汉字艺术作品展览、汉字文化讲座、圆桌论坛、艺术体验等活动,吸引了来自泰国多所高校、政府部门代表等上千人参与。

泰国民众现场体验了木活字印刷、湖州毛笔书写、汉字拼图等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动手尝试了汉字拼图,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泰国大学生素瓦说。

9岁的泰国小学生婉娜小心翼翼地拿起毛笔,跟着中国老师,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中国毛笔书法好漂亮!我要学写毛笔书法。”婉娜说,她要将作品送给自己的父母。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百余幅由中泰艺术家创作的汉字艺术作品在本届艺术节集中展出。这些以中国汉字为基础进行演变创作的作品,既有甲骨文的象形表现,也有篆书、楷书的厚重端庄。苍劲有力的作品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活动期间举办的“汉字灵思,泰韵匠心”文创展受到广泛欢迎,湖笔、丝绸、首饰等文创产品生动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国际汉字艺术宣言》发布、“中泰青少年湖州研学计划”与“双城展未来计划”推介等活动得到专家学者和公众的积极响应。

“我想去中国学习,还想登长城、看兵马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各地风景秀丽,我要学好中文,未来做沟通泰中两国友谊的桥梁。”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大学生素甘达充满期待地说。

泰国教育部信息与通信技术中心主任伊提功表示,2025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本次艺术节正是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让“泰中一家亲”更加深入人心。

“汉字艺术节不仅是展览与交流的平台,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通过艺术与文明的对话,架起中泰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中国善琏汉字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晓明表示。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2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