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人民日报社推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图书

《文物里的抗战》《故事里的抗战》出版

2025-09-04 10:31:1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推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图书——《文物里的抗战》《故事里的抗战》,日前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的伟大抗战精神,如不熄的火炬,始终照亮伟大复兴征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物里的抗战》一书精选《人民日报》50余篇与抗战文物相关的文章,分为“‘址’铭精神——遗址里的烽火记忆”“‘书’载大义——书信间的忠诚誓言”“‘物’证初心——旧物中的峥嵘岁月”三部分。既有穿越烽火的抗战遗址,如《文华胡同里的李大钊故居》《北大二院见证觉醒年代》;又有字字千钧的抗战家书,如《一封镌刻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我们都是收信人》;还有承载民族记忆的革命旧物,如《追寻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296块补丁照见奋斗征程》,生动呈现抗日斗争的艰苦卓绝和抗日将士持久抗战的慷慨壮歌。这些文章以抗战文物为切入点,串联起一段段鲜活而震撼的历史叙事,用生动、深沉的语言为我们提供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编织成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史诗。《故事里的抗战》一书精选《人民日报》50余篇珍贵故事,以“亲历者说”“战场纪实”“缅怀先锋”三大板块呈现,多维视角深度还原烽火连天的抗战过程。这里有亲历者血泪交织的真实记忆,如《南泥湾生活片断》《我所亲历的“九一八”》;有战场记者笔下的铁血纪实,如《首战平型关》《盐阜反“扫荡”》;更有基于严谨考据的历史解读,如《记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的儿童团》《上海沦陷区人民的反日斗争》。从南泥湾大生产到敌后办报的艰难抗争,从平型关大捷到东京审判的惊心动魄,从敌后儿童团到狼牙山五壮士的众志成城……循着文字脉络,重回烽火岁月。

两本书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坚持和弘扬正确历史观,有重磅、有独家、有力作,用心、用情、用力,见史、见势、见思想,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有益参考。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篇叙事诗《号角》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