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4月30日是世界免疫周,主题是“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旨在提升公众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呼吁各国加强疫苗公平性与覆盖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各地卫健委公开的数据统计,我国已有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江苏、重庆、西藏、浙江、湖北、广西、山东、云南、甘肃、安徽、宁夏和北京16个省份出台了HPV疫苗接种政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教授做了初步的分析,民生工程的具体实施有几大类模式:首先,大约有42%的省份完全免费提供HPV疫苗接种;二是可以由医保个人账户来支付HPV疫苗费用。这种模式在2018-2019年左右开始有地方探索。第三种是定额补偿,大约占10%。
部分市县采用了减免剂次的方式,即第一针自费接种后,后面剩余的剂次可以免费接种。不过,专家对于这一模式表达了顾虑,“如果首剂疫苗要自己付费,在现实中一些低收入人群可能就不会去打了,而这部分人本来是预防接种服务中比较需要被关注到的人群”。应晓华认为。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冯子健表示,未来应为更多人群提供保护。国际上的成熟经验是,一旦某个新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成本效益有最新证据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就启动相应的论证程序。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快完善的部分。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