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高温天情绪也中暑,专家开出三个“清凉方”

2025-07-25 10:02:24    健康时报网

炎炎夏日,高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身体耐受力,还悄然影响着情绪状态。伴随大暑(7月22日)时节的到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已经来临。多位专家提醒,夏季高温天气要预防“情绪中暑”。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人体内有一套精密的体温调节机制,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就可能受损,引发中暑。此外,维持情绪平衡的多巴胺等快乐因子的分泌量也可能出现异常,导致情绪中暑,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易怒、易冲动等表现。”

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陈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中医的理论,中暑是由暑邪引起的,即暑热之邪侵害人体。这种邪气最容易伤害人体的心。中医中的‘心’会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解释。情绪中暑主要是伤害了心主神明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们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口干口苦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避免“情绪中暑”?陈瑞表示,第一,要学会保持心态平和,自我调节情绪,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此外,充足的休息对于滋养心神也很重要。第二,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比如饮用绿豆汤等清热饮品,或者用竹叶和甘蔗煎煮水喝,以清热解毒。第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清热的中成药或中药。

赵国秋表示,预防“情绪中暑”,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过多地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特别是心理脆弱的人群。特别是具有性格缺陷或情绪、睡眠障碍的人,社会机构和单位应当给予更多关注,尽量减少他们在高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赵国秋建议,在高温天气下,每个人都要适度进行生理休息和心理放松,如练习瑜伽、正念呼吸、神经肌肉渐进式放松等。同时,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内心的烦躁,有助于提升心理弹性,积累正能量。(记者 孔天骄)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减轻看病负担 加强基金监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