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广西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持续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有效纾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境,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2024年12月,广西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7.90%。
强化服务供给,夯实照护基础保障。广西加强机构照护能力建设,在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加强护理型床位配置,提供失能照护、健康评估等专业服务。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建设,建立失能等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长护险新政策对参保人待遇支付标准,有效提升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
深化医养结合资源整合,将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等资源整合共享,做实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细化服务内容、服务频次,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慢病用药、康复护理等服务保障,切实提升医养结合实效。
在创新服务模式,破解失能照护难题方面,一是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广西依托“南宁云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在线问诊、慢病常见病复诊、处方流转及160余项“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二是打造一键“救”通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广西建设一键“救”通养老救助平台,为南宁3万多户失能养老家庭提供一键救护服务,通过一键呼救精准触发120应急救护,有效保障居家失能老人生命安全。三是先行先试推进医疗护理员工作。广西在15家医疗机构先行先试推进医疗护理员工作,登记在册3527人。首期制作医护员线上培训示范课程35节,通过培训机构、陪护服务机构等进行免费推广。加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开展养老护理员、老人照料、家庭生活照料、老年人心理辅导、病患陪护等老年照护类培训1.42万人次。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