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碘伏洗头三天,头屑全消失”“用碘伏泡手能让皮肤变嫩”……近日,社交媒体上关于碘伏护肤的帖子引发热议。有网友称,碘伏具有杀菌作用,兑在洗发水中或涂于面部,能起到去除头屑、祛痘、改善毛孔粗大等功效。网友这种方法靠谱吗?
碘伏不能用于护肤
“目前来看,‘碘伏护肤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支持。”8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盛宇俊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碘伏是一种外用消毒剂,主要有效成分是聚维酮碘,其核心作用是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感染,而非改善肤质或解决美容问题。
他介绍,碘伏的正确使用场景严格限于医疗消毒环节,例如处理擦伤、割伤、烫伤等小面积浅表伤口,或在手术、注射前消毒皮肤。而在这些医疗场景中,碘伏的浓度、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都有明确规范,并非随意使用。
针对网络上“碘伏杀菌=护肤”的说法,盛宇俊表示,这种逻辑并不成立。“头屑、黑头等皮肤问题的成因复杂,并非单纯由细菌感染引起。”以头屑为例,其产生可能与真菌过度繁殖、皮脂分泌失衡、压力过大等多种因素有关,碘伏无法针对这些根本成因发挥作用。黑头则是由于油脂混合灰尘、老废角质堵塞毛孔,氧化形成的黑色栓状物,与细菌感染没有直接关联。
盛宇俊表示,护肤需要维持皮肤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屏障结构,包括水油平衡、屏障修复和新陈代谢调节。碘伏功能单一,不仅无法实现这些功效,反而可能因过度杀菌破坏皮肤菌群平衡,影响皮肤健康。
“直接、频繁地使用碘伏涂抹头皮、面部等部位,可能带来多种伤害和风险。”盛宇俊提醒,头皮皮肤相对敏感,碘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频繁使用会破坏头皮屏障,导致干燥、瘙痒、脱屑加重,甚至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此外,碘伏颜色较深,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头发、头皮被染色。
面部皮肤的屏障功能更脆弱,直接使用碘伏会对皮肤产生较强刺激,引发发红、灼热、瘙痒等不适,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变得更加敏感。“碘伏的强杀菌作用会无差别杀灭有害菌和有益菌,破坏面部皮肤正常的菌群平衡,降低皮肤自身的抵抗力,反而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盛宇俊说。
如何科学应对头屑、黑头等问题?
要改善头屑问题,盛宇俊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头皮状况的洗发水,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含酮康唑、二硫化硒、吡硫翁锌、水杨酸等成分的去屑洗发水,并注意正确使用方法:洗发水起泡后,轻柔按摩头皮3~5分钟,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每周洗头2~3次,避免过度清洁。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饮食清淡,也有助于改善头屑问题。
对于如何去除黑头,盛宇俊建议,做好皮肤的日常清洁,选择温和洁面产品,每天早晚各洗一次脸,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灰尘和老废角质,预防毛孔堵塞;可以定期使用含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的护肤品,这类成分能够温和地去除皮肤表面的老废角质,疏通毛孔,减少黑头的产生,但要注意从低浓度开始使用,逐渐建立皮肤的耐受度。
“不建议用手挤压黑头,以免扩大毛孔或引发感染。”盛宇俊提醒,如果问题严重,可以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寻求专业治疗。(健康时报记者 张瀚允)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