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青岛市优质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在上海举行

2025-05-26 16:47:28   

5月12日至16日,由青岛市民政局主办、青岛市慈善总会支持、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承办的青岛市优质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在上海举行。50名养老机构负责人齐聚浦江之滨,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的多元模式,学习借鉴上海市养老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做法,为青岛养老行业注入新动能,搭建起沪青两地养老服务经验互通的桥梁。

银发浪潮下的青岛之问:养老服务如何破局升级?

作为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达238万,占总人口比重达23.8% 。为积极应对这一趋势,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扶持政策,从土地供应、资金补贴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政策的引导下,青岛的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数量达到300家,建成投用134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300余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形成。

“虽然青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青岛养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机构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养老机构负责人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运营状况,也影响老年人对青岛养老服务工作的评价。”

浦江畔取“真经”:多元培训解锁养老服务“上海密码”

五天的培训课程丰富多样,既有宏观政策解读和养老服务的理论知识学习,涵盖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养老团队建设等内容,邀请了上海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者进行授课,为学员们带来了前沿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实地考察环节,院长们集体“取经”,先后走访了6家养老机构和3家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与当地机构负责人就服务模式创新、智慧养老应用、医养结合实践、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这些机构和社区各具特色,有的在人才建设上成效显著,有的在智能化养老服务上独树一帜,还有的在养老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上值得借鉴,它们的发展方向也折射出上海养老服务的未来趋势。

“此次培训,是希望青岛养老机构负责人能走出‘舒适圈’,在对标先进中找准自身定位。希望这些宝贵经验能为学员们留下深刻启发,助力青岛养老事业迈上新台阶。”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验碰撞新火花:青岛养老服务迈向品质化新征程

此次培训聚焦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与创新发展,而青岛在养老领域的实践探索,恰与培训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青岛对标先进城市经验,积极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推动养老服务精细化、智慧化发展;同步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以嵌入式社区养老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多元参与,在社区增设助餐点等设施。此外,青岛还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等三甲医院,在养老机构内设立护理站、康复中心,试点“家庭病床”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诊疗。同时,制定《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实施养老机构固本强基行动、居家社区扩围增效行动、医养康养提质赋能行动等“七大行动”,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要以此培训为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青岛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青岛市民政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超6900吨海工平台实现毫米级精准浮装!青岛引航站创我国海上重大件运输新纪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