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永安市新安社区,每天清晨六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钟姐便已将两个孩子送往学校。她步行十分钟,来到社区“妈妈工厂”,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钟姐满脸笑意地说:“‘妈妈工厂’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如今,我既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钱,这种工作模式太适合我们这些年轻妈妈了。”作为“妈妈工厂”的一名员工,钟姐的故事只是新安社区众多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梦的一个温暖缩影。
几年前,新安社区为破解妇女就业难题,曾尝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民意。然而,实践证明,这些传统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当时很多妇女有顾虑,不敢说真话。有些妇女觉得说了也没用,提的意见五花八门,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很少。”新安社区党委书记王清芳回忆道。
为改变这一局面,新安社区创新采取“党建+网格员+零工驿站”模式,建立“社区网格员机制”,将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单元楼幢长等优质力量充实到社区网格中,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深入居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
“从个体之声到群体之需,我们发现很多年轻妈妈因为育儿压力,找不到合适稳定的工作。”王清芳说,“与此同时,社区内一些小微企业却面临用工荒。于是,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探索双赢的可能性。”
经过深入调研,社区人员发现箱包加工、家政服务等行业对工作时间要求比较灵活。于是,新安社区于2020年引进工贸企业,在福建社区中,率先设立了首家“妈妈工厂”,创新推行“妈妈岗”弹性工作制,允许妈妈们按件计酬,根据家庭情况调整上下班时间,快速成为了社区妇女们的“幸福港湾”。
“这些妈妈们都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积极性很高。这种灵活就业模式,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了。”“妈妈工厂”负责人钟桂章介绍,工厂主要从事箱包、皮具、服装、帽子、手套等生产及销售。目前在燕西街道及挂包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已低价租赁到龙山路639号2楼场所作为新加工场地,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规模。“妈妈工厂”设立以来,已扩大到四个分厂,吸纳了200多名妇女就业,不仅让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了15%,更使社区就业率提升了3%。
从“妈妈岗”到“发展路”,“妈妈工厂”的成功只是社区治理探索创新的起点。根据妈妈们的技能需求,新安社区与永安市妇联联手,不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年均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这些培训非常实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技能。”参加过培训的李女士说。永安市人社局同步予以大力支持,专门开发“零工市场”小程序,定向提供临时岗位,进一步拓宽了妇女的就业渠道。“现在,我们的就业选择更多了,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受益妇女张女士开心地说。
“‘妈妈工厂’进一步拓宽了女性的就业空间,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就业增收的同时,同时也给予了老人和孩子最好的陪伴。”王清芳说。
“妈妈工厂”的成功实践,为妇女们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就业之路,圆了她们的就业梦想,更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板”。(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