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全国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暨专业负责人会议和第二十一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2025-06-17 15:53:53   

6月13日至15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组委会联合主办,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单位承办的2025年全国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暨专业负责人会议和第二十一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暨AIGC驱动产教融合创新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工业工程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路径。

6月14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姚山季主持开幕式,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曹杰教授致欢迎辞。曹杰说,AIGC技术为破解产教脱节、人才培养滞后等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需构建“AI+工业工程”融合生态,推动专业数智化升级。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郑力在致辞中介绍了2025年教指委重点工作方向,并深入剖析AI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郑力教授强调,将AI技术融入工业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应用是核心挑战,本次会议将为学科教学革新与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周德群回顾了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21年发展历程。他说,该研讨会不仅见证了我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更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发展输送大批工业工程精英人才,有力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

在大会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天津大学何桢教授、南京大学陈彩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吴锋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李新宇教授,分别阐述了AIGC技术在工业工程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中的赋能路径。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19位学者在分论坛作专题报告,7位青年教师参与由周德群教授主持的教学竞赛。与会代表围绕AIGC技术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形成“技术赋能教育、产业反哺教学”的共识。校企双方还就共建AIGC实训平台、开发智能教学资源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深化产教融合开辟新路径。

据介绍,此次会议为工业工程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南京工业大学 吴斌)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铁力市王杨乡工会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