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特色产业激活“一池春水”

2025-06-23 11:55:12   

盛夏时节,走进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袁老家村千亩精品桃基地,连片的桃林郁郁葱葱,红润饱满的“黄金蜜七号”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近年来,溧河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抓手,在省市区林业技术专家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培育优质桃品种、优化产业模式,将这片曾经的“普通农田”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致富桃园”。

组织赋能,打造产业“红色引擎”。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领航员”作用,成立“桃产业临时党支部”,统筹协调技术攻关、品牌推广、市场销售等环节。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学习技术,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同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攻克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难题,为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品种升级,擦亮“袁老家桃”金字招牌。在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下,基地成功培育出“黄金蜜七号”“甜如蜜9号”等优质品种。黄金蜜七号果形硕大、甜度高达18%,甜如蜜9号果肉细腻、桃香浓郁,两种品种凭借独特口感和优良品质,迅速占领高端市场。2025年,基地桃子亩产突破4000斤,优质果率达90%以上,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甜蜜产业”。

联农带农,共享发展红利。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此外,街道还举办“桃农培训班”20余期,培养技术能手120余人,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过去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桃农袁大叔感慨道。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 张自欣)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大同市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与体育类(高职组)教学比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