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望闻问切”抓好开门教育“长效良方”

2025-06-24 16:25:33   

开门教育重在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群众,在“望”民情、“闻”民声、“问”民意、“切”民忧中推动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见质见效。

俯下身子“望”民情,“望”表及里“察”全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开展开门教育,首要在于沉下去观察。党员干部要主动走进基层,在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从生活表象中洞察其背后的深层需求和结构性矛盾,让“望”的视角穿透表象,看清基层的堵点、痛点。

促膝交谈“闻”民声,“闻”音索迹“知”期盼。开门教育的核心在于用心倾听。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从菜市场里的“方言抱怨”、社区广场的“家常吐槽”中听民情、访民意,以“板凳议事会”“民生家访半月谈”“屋场会”等活动为载体,鼓励群众敞开心扉说真话、道实情、吐心声,畅通多元化的民意表达渠道。

迈开步子“问”民意,“问”计知需“晓”冷暖。开展学习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感知民心温度、体察民生冷暖,围绕学习教育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设问、虚心求教。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随机访谈、线上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

撸起袖子“切”民忧,“切”脉开方“解”难题。开门教育的“含金量”,需由群众来“阅卷”、用民意来“评分”。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针对收集到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立即解决的马上就办,需要协调的,主动牵头、联动攻坚,需要制度完善的,深入研究、推动改革。让学习教育推动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将问题解决的进度、效果及时向群众反馈,让群众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德安县委组织部 王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