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教育重在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群众,在“望”民情、“闻”民声、“问”民意、“切”民忧中推动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见质见效。
俯下身子“望”民情,“望”表及里“察”全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开展开门教育,首要在于沉下去观察。党员干部要主动走进基层,在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从生活表象中洞察其背后的深层需求和结构性矛盾,让“望”的视角穿透表象,看清基层的堵点、痛点。
促膝交谈“闻”民声,“闻”音索迹“知”期盼。开门教育的核心在于用心倾听。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从菜市场里的“方言抱怨”、社区广场的“家常吐槽”中听民情、访民意,以“板凳议事会”“民生家访半月谈”“屋场会”等活动为载体,鼓励群众敞开心扉说真话、道实情、吐心声,畅通多元化的民意表达渠道。
迈开步子“问”民意,“问”计知需“晓”冷暖。开展学习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感知民心温度、体察民生冷暖,围绕学习教育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设问、虚心求教。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随机访谈、线上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
撸起袖子“切”民忧,“切”脉开方“解”难题。开门教育的“含金量”,需由群众来“阅卷”、用民意来“评分”。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针对收集到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立即解决的马上就办,需要协调的,主动牵头、联动攻坚,需要制度完善的,深入研究、推动改革。让学习教育推动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将问题解决的进度、效果及时向群众反馈,让群众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德安县委组织部 王媛)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