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铁力市年丰朝鲜族乡:多措并举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2025-06-30 16:22:16   

近年来,年丰朝鲜族乡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振兴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以“三个四”工作思路赋能文化和旅游发展,擦亮生态旅游、绿色休闲的年丰乡朝鲜民族特色文旅名片。

发展主体:四方精准发力

2021年,年丰乡以新理念开创新局面,借鉴浙江省诸暨市民宿发展特色模式,按照“试点先行、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年丰村为试点,与成都途远公司合作建设了途远铁力年丰乡萌宠部落民宿项目,这就是如今岭上十年民宿的前身。

年丰乡不断探索出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先行的新路子。创新四方精准发力主体管理,充分让市乡村企分别在政策资金、统筹落实、协助实施、运营管理上各展所长,通过引入企业先进的运营理念和专业化、品牌化的优质资源平台,乡村旅游发展瓶颈终于被打破。此后,四方精准发力的主体管理模式成为民宿建设的核心,不断推动着民宿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谋划建设和运营,乡村旅游的底色进一步擦亮,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发展效益:四方共同受益

年丰乡不断顺应文旅发展趋势,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吸纳青年干部建议,不断提升文旅格调品位,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了文化、农业的文旅业态融合,切实将客流量变成了消费力,推动乡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资产收入持续增长、企业经营利润品牌提升、村民产业带动增收致富四方共同受益。近年来,年丰乡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达500万元,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在30%以上。

年丰乡以民宿为支点,撬动了辖区内渔村及餐饮业的发展,目前农家乐已发展到5个,村民自主创业朝鲜族特色餐饮中心2处。以服务配套带动村民在休闲产业内务工,增加房屋清洁、绿地维护等就业岗位。借助民宿线上服务平台,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带动区域内稻米加工企业、酱菜厂等企业营收,不断打通旅游产品及农产品的销售流通环节,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2024年,民宿总营收达151万元,农产品销售额达67万元,累计提供灵活就业岗位35人,月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发展理念:四个新型转变

年丰乡紧抓思想解放和乡村建设发展的契机,重新编制了年丰村的发展规划,先后整合民宿项目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166万元,助力乡村转型升级,实现了闲置土地“资源变资产”;乡村环境“田园变公园”;闲置农房“农房变客房”;特色农产“农品变礼品”四个转变。

近年来,年丰村一步一脚印实现蝶变。眼下,当年的闲置土地上已经建起了小具规模的精品民宿;农村田园经过规划设计,成为休闲游玩、户外拓展的观光公园;空置民房先行先试“三权分置”改革,摇身一变成为民宿客房;大米、朝鲜族美食等农产品凭借民宿的吸引力,在线下门店、直播平台上成为亲友相送的特色礼品……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让昔日沉寂的小村变得热闹非凡,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如今,年丰村在完成村庄规划、环境配套提升等一系列工作后,立足朝鲜族特色文化底蕴和文旅资源,构筑了多类型多层级的民俗旅游品牌体系,不断加强宣传营销推介,以抖音、微信、宣传片讲出年丰故事,借助帐篷节、啤酒节、美食品尝、风情体验等节庆赛事活动造势,持续搅热乡村旅游市场,年丰乡文旅知名度、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

相关负责人表示,年丰乡将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推动思想解放,深挖“三个四”思路优势,努力打造“四个区”,成长为乡村旅游可复制的“试点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样板区”和盘活闲置资源、激活乡村经济的“改革区”,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绘就美丽年丰蓝图。(中共铁力市年丰朝鲜族乡委员会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之家”在南宁揭牌运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