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唐河县探索非公有制经济与乡村振兴产业园协同发展

2025-07-07 11:44:51   

唐河县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与乡村振兴产业园协同发展模式,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一定成效。

创新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高位推动,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唐河县以“兴工强县”战略为引领,构建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主导、乡村振兴产业园为支撑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新模式。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11名处级干部参与,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同时,21个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入驻乡村振兴产业园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政策激励,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出台《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考评奖惩办法》,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每季度拿出100万元奖励先进,年终总评另行重奖。对入驻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非公有制企业,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如在土地保障上,将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和 “空心村”治理腾出土地指标的20%留给乡镇,以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积极性。

整合资源,优化发展环境

要素保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面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着力降低园区用电、物流和人力等要素成本。在资金保障上,统筹财政衔接资金、第三期整村推进PPP项目、标准化厂房专项债项目等资金近 1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产业园倾斜。在招工引才上,搭建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平台,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例如炬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政府资金和人才扶持下,从半条生产线发展到四条生产线,核心技术产品位居全国前三。

高效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均设立服务中心,并与县政务服务中心联网,实现企业各项服务“乡内办、一站办”。健全领导分包、帮办代办等机制,为企业解决手续办理、土地、资金等难题 128个。昝岗乡乡村振兴产业园服务中心,公安、司法、财税、统计等8个服务窗口按照职能依次排开,每周二、周四集中办公,随叫随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极大提升非公有制企业满意度。

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引领,促进产业兴旺。坚持“一乡一特色、一园一产业”,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形成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皮毛加工、服装加工、汽车配件、仓储物流、电子产品加工、艾草药业等主导产业。城郊乡乡村振兴产业园依托当地红薯种植优势,引进河南千玉今野食品有限公司,围绕红薯地上产业开展深加工,让农户亩均增收3500元,既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又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兴旺。

联农带农,实现共同富裕。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围绕“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式,推进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东王集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内的天诚制衣有限公司、仲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大量吸纳周边村民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00万元,实现非公有制企业与农民共同富裕。(中共唐河县委统战部 鲁成豪)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省怀仁市多举措筑牢候鸟保护屏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