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8点,向阳花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曙宏新村小区,看见18栋楼三层的一扇窗户,窗帘已经拉开,一朵醒目的红色“向阳花”窗帘扣系在帘布褶皱处,志愿者在随身携带的巡查表上划下一个勾:今日平安。
这是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深化合肥市“窗帘之约”行动,针对独居老人推出的“向阳花之约”守护机制。通过每日观察独居老人家中窗帘上的向阳花是否出现,社区志愿者能快速判断老人是否安全,而社区的“向阳花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则将这一简单约定升级为全方位的温情守护。
走进曙光社区服务中心,墙上张贴的“社区居家养老重点服务对象”信息表格外醒目,每位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居家情况、服务需求均清晰标注。
“曙光社区是‘村改居’社区,社区老龄化程度高,尤其是独居、空巢老人多。”曙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社区整合了党员、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热心居民等力量成立“向阳花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将“向阳花之约”拓展为定期走访、健康监测、代买代购、心理慰藉等服务,为社区独居老人织起了一张温情守护网。
据了解,依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等信息,服务队采取分类服务的方法,对于身体健康且精神状态良好的老人,定期组织集中理发等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则采取上门服务;若老人行动不便且存在重大疾病,则每周上户、日日联系。
“奶奶,血压正常,这头发理得还精神吧?” 就在本周二上午,曙光社区向阳花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晓丽与志愿者彭俊美来到88岁的王连英家,量血压、剪头发、打扫卫生……两人动作麻利,边干活边不忘与王奶奶唠着家常,看见冰箱里剩下的鸡蛋,陈晓丽连忙叮嘱:“鸡蛋还是现煮的好,一个人吃饭也不能马虎!”
“你们比亲闺女还细心!”王连英感叹,儿女们远在外地工作,日常生活全靠社区志愿者帮衬。事实上,由于子女离得远,社区里很多老人遇到紧急情况的第一习惯是与志愿者联系,“有困难就找社区”成了社区老人们的共识。
去年冬夜,曙宏新村的独居老人王奶奶半夜摔倒,慌乱中拨通社区电话,志愿者们立即联系老人子女快速赶到现场将老人送医;在一次同城花园小区上户中,陈晓丽发现卢老夫妇家中的线路缠绕复杂、取暖器存在安全隐患,主动带领社区水电维修人员维修排查,老两口亲手写了感谢信……这样的案例在曙光社区不胜枚举,“买菜、交水电费、夏天擦电扇……能帮上忙的我们都会做。”陈晓丽说。
如今,“向阳花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已拥有专职队员6名、志愿者20余人,其中理发师、社工、护士等均配备相关资格证,平均每月对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服务260人次,对辖区65岁以上老人服务1000人次。
在曙光社区,向阳花志愿服务的种子自2010年播下,已持续15年。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关爱老人不是“一阵风”,而是以“民生温度”标注的“幸福刻度”,“向阳花”不仅是一支服务队,更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的一份承诺。(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街道)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