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大同平城区:“五举措”加强“三新组织”党员接续培养管理

2025-08-12 09:41:10   

在加强“三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党员接续培养是提升党组织活力与战斗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平城区积极探索“三新组织”党员接续培养模式,为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精准摸底,建立动态人才库

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走访,对“三新组织”中的从业人员进行详细排查,重点关注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人才。截至2024年,共排查出1028家“三新组织”,符合接续培养条件的入党申请人16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预备党员3名。年龄分布在22-48岁之间,学历涵盖高中到研究生,涉及科技、外卖、协会等多个行业,为后续的接续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培养对象的广泛性与针对性。

分类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岗位需求,将其分为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一线服务类三个类别,实施分类培养。针对经营管理类的48名培养对象,侧重于党的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培训,通过举办1 场“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专题讲座和2次实地参观优秀党建企业案例,提升其运用党的先进理念推动企业经营的能力;对于专业技术类的 54名培养对象,着重加强党性教育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培养,组织3次红色主题技术交流活动,激发他们在技术领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一线服务类的71名培养对象,强化服务意识与党性修养的双重培育,开展2次“党员志愿服务技巧提升”培训,增强他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元培养,搭建全方位成长平台

针对“三新”领域党员“常在路上、常在网上”等特点,创新党员培养方式。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定期向党组织、党员推送组织生活“一月一清单”、时事政治、理论文章等学习内容,推动“三新”领域党员在“指尖”上及时“充电”。同时,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另一方面,注重线下实践锻炼,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理论学习,通过书记领学、支部联学、结对助学等形式,认真开展支部学习研讨、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普通党员讲“微党课”,确保理论学习不走偏不变样有实效。

严格把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在党员接续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建立健全培养对象考核评价机制,从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群众基础、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定期对培养对象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一年来,通过接续培养,共发展“三新组织”党员86名,新发展党员的转正率达到100%,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三新组织”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跟踪问效,构建长效培养机制

对已发展的党员持续进行跟踪培养和教育管理,建立党员成长档案,记录党员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发展轨迹,定期开展回访调查和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党员的实际需求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措施和工作方法。此外,积极鼓励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成为“三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员、推动者和示范者,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构建起“三新组织”党员接续培养的长效机制,为推动“三新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大同市平城区委组织部 李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清华、北大、北师大志愿者“江曦课堂” 助力都昌土塘中学留守儿童成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