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作为深化医防融合、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以机制创新破题、能力筑基强本、数字赋能增效为主线,聚焦“人、事、制”协同发力,全力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抓队伍建设,聚才赋能强根基,破解“人岗适配”核心题
将队伍建设作为先手棋,聚焦“选、育、用”全链条精准发力,为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多维选才,构建梯度化人才矩阵。聚力多元选拔。通过“公开选拔+单位推荐+专业考核”多渠道遴选,组建15人跨领域专家团,同步选拔15名专职监督员、24名兼职监督员、115名科室联络员,形成“专家智库—专职监督—一线联络”三层架构。聚力网格派驻。推行“多对多”网格化管理,将试点机构划分为2个责任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多名专家”,建立“网格长统筹+专家团指导”机制,累计开展技术指导40余次。聚力协同提效。搭建跨岗联动机制,打通“专家研判—监督处置—医院反馈”闭环,召开复盘会6次,优化流程12项,累计解决网格难点问题28个。
二是精准育才,打造实战化能力引擎。多维培训拓宽视野。构建多维培训体系,开展“线上8期+线下6场+4省6地研学”培训,覆盖前沿理论、案例分析等内容,人员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实战演练强化能力。设置模拟检查、案例研讨等实战场景7次,开展应急演练3场,组织交流分享会6场,提升现场处置效能。以老带新传授经验。实施“导师制”结对7组,选取业务骨干、技术能手担任导师,围绕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规范等内容开展系统指导,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提升专业技能。
三是系统用才,完善可持续发展链条。跨区协作协同发展。建立与4个试点兄弟县区的人才交流机制,互派业务骨干驻点学习,覆盖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等5大领域。职业规划明确路径。为监督员分阶段定目标,新人强基础,骨干求突破,资深重传承,助全体监督员明晰方向、持续精进。柔性引才填补短板。与济宁医学院公卫学院合作,引入5名专家建立“候鸟智库”,开展专题指导11次,填补了公共卫生理论指导空白。
抓攻坚突破,靶向施策破难题,激活“提质增效”动力源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攻坚突破,有效打通工作堵点、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体系化统筹,筑牢规范化运行底盘。印发《试点工作方案》,明确“6大试点机构+3类人员”职责,细化“4阶段12节点”目标,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局,实现责任分工可视化。建立“领导小组—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医院监督办”三级链条,落实“周报告、月分析、季汇总”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累计发现问题572项,整改完成率达94.8%。召开试点机构联席会议6次,解决难点问题26个,多部门协作响应时间明显缩短。
二是特色化创新,打造医防融合新模式。创新“双员协同+三端联动”机制,疾控监督员深度参与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完成5期530人培养。积极推动成人预防接种健康处方试点,推行“1+1+X”健康处方模式,开具疫苗接种处方5705张,流感、肺炎、宫颈癌疫苗接种率分别增长10.4%、1.3%和201.75%,医防互补效应显著。以破伤风、近视、慢阻肺等疾病防控为核心,各试点机构开展“一院一策一专病集群”建设,打造了10处特色医防融合专病中心。推行“一病双坐诊”制度,临床医师和公卫医师同时坐诊,实现了“监测—干预—诊疗”闭环管理。
三是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化工作体系。搭建疾控与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公卫与临床数据链路,实现乙肝、流感等12种传染病病原体检测结果互认,为传染病精准防控提供底层数据支撑。大店镇中心卫生院启用疾控监督员智能办公系统,移动终端实时录入数据,实时上传、分析。莒南光明眼科医院创新建立学生屈光发育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纳入1.2万名学生视力动态数据,自动分析眼轴长度、屈光度等12项核心指标,生成8500份个性化防控方案,推动近视干预有效率从传统模式的45%提升至70.8%。
抓长效机制,建章立制固根本,夯实“行稳致远”压舱石
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试点关键支撑,坚持用制度管根本、管长远,逐步形成了权责清晰、执行有力、迭代优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标准化建章,构建全流程制度体系。编制《疾控监督员工作手册》,整合12项文件制度,制定“16大项63小项”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形成“1+N”制度矩阵。实行“问题销号+效果评估”双轨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问题整改完成后,经验收方可销号。建立“年度评估+季度微调”机制,修订疾控监督员工作机制、流程等4项制度,删除过时条款7项,确保制度体系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二是精细化管理,完善全周期监管链条。对试点工作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业务管理办公室每周梳理汇总工作进展和问题情况,每月组织召开分析会议,制定解决方案,每季度开展总结评估和专题复盘会,围绕网格管理、医防融合等重点工作,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剖析、座谈研讨等方式,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动态调整工作策略。累计开展召开分析会4次,调整策略7项,系统提炼出“医防融合六个一工作机制”的创新经验。同时,将试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制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权重10%,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
三是精准化宣教,提升制度认知覆盖面。疾控监督员发挥“宣传员”作用,成立“健康科普先锋队”,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稳步提升。推行“监督员+临床医护”双宣讲模式,疾控监督员发挥“服务员”作用,在试点医院开展“感控知识进病区”行动,通过联合查房宣教、床旁示教等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医疗废物分类、院内防护要点,累计覆盖患者和家属700余人次。疾控监督员发挥“培育员”作用,实施“1+1+1”健康科普能力提升计划(1名专职监督员带1名兼职监督员培养1名联络员),开展技能比武,优秀课件评选、特色宣教等活动,医务人员健康宣教达标率从75%提升至86%。(莒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