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河南省镇平县:辣椒映红富民路

2025-08-14 14:20:09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枣园镇辛营村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整齐翠绿的辣椒秧。辛营村自然条件良好,加上科学精心管护和现代化大棚设施,为辣椒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村里探索的“一棚多品”种植模式,让大棚效益倍增。其中,“金疙瘩”黄椒色泽鲜亮,成为城里超市和精品菜店的“抢手货”;“老招牌”红椒色泽红亮,辣味醇厚,是炒菜炖汤提香的佳品,深得食品厂和餐馆信赖;“顶梁柱”螺丝椒则以产量高、椒皮薄脆著称,掰开时“咔嚓”作响,同样受到市场追捧。

好收成,光靠天时远远不够。辛营辣椒的“出圈”,科技是硬支撑。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李兆龙是棚里的“常客”,带着种植户用上了多项新技术:地里插着黄蓝诱虫板,夜间亮起捕虫灯,物理防治让辣椒更绿色安全;黑色滴灌细管如“脉络”般铺设在辣椒根部,何时浇水、浇多少、补充何种营养,点点手机即可精准调控,告别大水漫灌,省水省肥的同时,辣椒品质更均匀稳定。镇里引进的抗病强、产量高的新优辣椒品种,配合技术员手把手的育苗、整枝、防病指导,让种植户们受益。

村两委牵头成立辣椒种植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培训,更重要的是统一开拓市场。本地大型超市、农批市场签下长期订单;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辛营辣椒声名渐起。辣椒产业的兴旺,也为留守的妇女、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枣园将辣椒产业视为富民兴村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科技指导,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着力打造本地辣椒品牌,拓宽线上线下销路;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兴旺的甜头。

近年来,镇平县,深挖资源潜力,围绕“主、新、特”产业布局,通过精准规划、差异布局、全链服务,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出“四个共富”机制,共富街坊凝聚村干部、党员、帮扶责任人、致富带头人等力量,落实“四包一”包联机制,帮扶群众1656余户;共富工坊组织129家企业对口帮扶114个行政村,带动群众就业2000余人;共富技校、共富夜校提供各类招聘活动、职业介绍、创业辅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6000余人;共富合作组织通过对全县410个村逐村制定利益联接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开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和村集体收入。(镇平县委宣传部 胡少佳 谭亚廷 李晓宁)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将在广西柳州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