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莆田市荔城区着力建设民政服务站 探索“1+2+N”民政新模式

2025-08-29 16:39:49   

2025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民政局在全市率先建设“民政服务站”,实现各镇全覆盖,并尝试探索“一个试点建设、两个项目推进、多种资源整合”的“1+2+N”民政服务新模式,推动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质增效。

制度管理,规范运行。荔城区民政局因地制宜构建“县区购买、镇街主管、制度规范”的民政服务站管理运行机制,在镇(街)民政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民政服务站运营作为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惠民之举进行落实,有效提升全区民政系统的基层服务能力。各镇(街)民政服务站均设站长1名,并通过“细化职责分工、明确服务内容、加强制度建设”三步走,给民政服务站“输血塑骨”,为民政服务“向内深化、向外延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盘布局,“一”马当先。荔城区民政局充分考虑全区困难群体、“一老一小”的分布规律及地方闲置资源的实际情况,将新度镇作为区首个由社会力量运营的试点,通过融合镇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工作站、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让零散个体充分共建,起到“1+1>2”的隐形作用,有效盘活各类资源。

购买服务,“双”管齐下。荔城区民政局统筹规划本级及上级下达的各类可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以“困难群众救助服务”“福蕾行动计划”两个项目为抓手,将社会专业力量引入民政服务站,为困难群众、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同时,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项目评估,实现民政服务站运营全过程监管。2025年以来,新度镇民政服务站依托社工机构,开展周末课堂20余场,举办“福佑荔蕾”主题活动11场,摸排、探访困难群体200余人次,未来将继续延伸诸如公益托教、素质拓展等惠民举措,不断为民政服务站赋能增色。

 

新度镇民政服务站在蒲坂村榕树公园开展“福蕾行动计划”夏令营活动。

 

资源整合,“多”措并举。荔城区民政局以民政服务站为载体,立足单位职能职责,推动民政服务、载体深度融合。社会救助方面,投入200万元对全区6个镇(街)的低保对象、低边对象和特困对象开展摸排、宣传和慰问等服务;儿童福利方面,依托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区心理健康服务站,下沉心理资源,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和情感陪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面,打造镇(街)临时救助点,有效解决农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不足的难点痛点。荔城区民政局通过“资源互通、服务联动”的共享新路径,实现全区民政系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向“上面一股绳、下面一张网”转变,合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下一步,荔城区民政局将持续推进民政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整合、盘活闲置资源,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打造暖心“哨所”,真正做到“小站点”撬动“大民生”。(莆田市荔城区民政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工业软件联盟成立大会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