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黑龙江省公安厅垦区公安局牡丹江分局:

警校共筑安全网 青春护苗正当时

2025-09-05 14:15:21   

近日,黑龙江省公安厅垦区公安局牡丹江分局民警走进鸡西市农垦高中,为新生群体量身定制“青春成长必修课”。这场以“守护青春晴空”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案例教学与互动体验,在千余名新生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

活动现场,民警采用“情景再现+法律剖析”的复合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校园冲突场景,结合真实案例数据,向学子们系统解析校园冲突的界定标准、危害层级及法律后果。特别设置“法律诊所”环节,邀请学生扮演“小法官”对虚构案例进行裁判讨论,使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行为指南。

“一次推搡可能演变为民事赔偿,一句辱骂或触碰治安红线的警钟。”宣讲民警以近三年辖区涉校案件为样本,用数据说话:某中学因同学间纠纷引发的财物损坏案件中,施暴者家长承担了万余元赔偿;而另一起围殴事件中,参与者因年满十四周岁被处以行政拘留。这些“身边事”的警示效应远超课本说教,现场问卷显示超九成学生表示“第一次真正理解法律后果”。民警在寄语环节创新提出“三色守护”理念:蓝色代表知法守规的自觉,绿色象征互助友爱的温暖,红色则是面对不法行为的勇敢担当。

校方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已纳入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年度计划,后续将建立“警-校-家”三方联动机制,每月开展“法治微课堂”,并设立校园安全观察员岗位,形成“发现-上报-处理”的闭环管理体系。

据介绍,此次宣讲活动创新采用“案例解析+行为引导”的复合模式,既避免传统说教的枯燥感,又通过具体场景唤醒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场法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折射出新时代“警校共治”的深化路径。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单一讲座到体系化课程,公安部门正以更智慧的治理方式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当法治意识真正内化为行为准则,校园欺凌的阴霾终将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晴空朗朗的成长天地。(黑龙江省公安厅垦区公安局牡丹江分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合肥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