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40万吨级“风帆”巨轮成功攻克特殊靠泊难题

2025-09-08 12:03:35   

2025年8月30日,全球首艘安装旋筒风帆的40万吨级矿砂船“SOHAR MAX”轮(中文名:苏哈轮),在青岛引航站引航员的精心引领下,成功实现港池内满载VLOC掉头靠泊,展示出青岛引航在超大型船舶靠泊的过硬实力。

 

 

“苏哈轮”总长360米、宽65米,吃水达23.1米,其甲板上巍然屹立的5个高37.8米、单个重达135吨的银白色旋筒风帆系统尤为瞩目。绿色创新设计虽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助力,却给靠泊带来了极大挑战。因风帆位置影响,船舶左侧带缆困难,必须在港池内完成掉头,以右舷靠泊。

“苏哈轮”满载排水量达45万吨,质量、惯性极大,要在董家口港区有限的港池水域内完成安全、精准的掉头及特殊右舷靠泊,对水域条件、船舶操纵精度以及拖轮的配合程度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青岛引航站高度重视这次特殊引航任务,分管站领导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多轮缜密研讨,量身定制了详尽的靠泊方案;引航七科制定详细的引航计划,周密规划船舶进港时间、航道护航、掉头时机、拖轮配置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关键节点,精准计算港池掉头的最佳时间窗口,精确控制船舶掉头所需水域,规避港池内浅点,并科学配置拖轮数量与带缆位置,确保万无一失。

早上8时30分,引航七科科长张庆涛、高级引航员李志波同时登轮。靠泊过程中,港区遭遇大雨风浪天气,凭借对港口水文气象条件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超大型船舶操纵经验,沉着冷静、精准操控,并高效指挥多艘拖轮进行默契配合。经过长达5小时的紧张作业,“苏哈轮”最终被安全、平稳地靠在董家口港区D1泊位。

据悉,此次“苏哈”轮在董家口港区的成功掉头靠泊,为未来更多类似船舶靠泊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青岛港在国际港航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注入新活力。(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市中心血站开展辐射应急演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