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永安的大街小巷,有一群被称为“燕城铁骑”的守护者。他们不仅是城市的交通管理者,更是市民身边的“全能卫士”。7月,燕城铁骑启动了勤务模式升级,从定点值守到动态巡防,再到新增“特殊装备”,他们的守护变得更加温暖和有力。
8月27日23时20分,永安的街头依旧热闹。永利警务站的铁骑队员们刚结束一轮夜间巡逻,对讲机里突然传来指令:“汽车站出口有摩托车驾驶员撞石墩受伤,急需支援!”队员们迅速赶往现场,只见一名驾驶员耳部鲜血直流,情况紧急。
“我先帮你止血,120急救车马上就到!”铁骑队员一边安抚伤者,一边迅速从摩托车后备箱取出急救包。无菌纱布、消毒酒精、止血带……队员们熟练地操作着,一边按压止血,一边疏散围观群众,为120的到来做好准备。几分钟后,伤者的出血得到了控制,救护车也赶到了现场,伤者被顺利送往医院。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就在前一天下午,永安五一桥附近发生了两辆电动车刮擦事故,一名驾驶员手掌被玻璃划伤。铁骑队员迅速赶到现场,用急救包为伤者清洗伤口、取出碎渣、消毒包扎。让伤者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铁骑队员们何时又多了“救护员”的身份?这背后,是燕城铁骑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
自燕城铁骑勤务模式升级运行以来,队员们在日常巡逻和接处警过程中发现,摩托车、电动车交通事故频发,驾驶员摔倒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伤者最需要的就是第一时间的紧急处理,但120赶到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现场先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伤者的痛苦,甚至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永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林希宁介绍道。
为实现这一目标,永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源支持,并为每一名铁骑队员都配备了标准化急救包。急救包内物品齐全,除了消毒酒精、医用棉球、无菌纱布、创可贴外,还配备了生理盐水、碘伏、止血带、医用胶布等10余种急用医疗物品,足以应对常见的外伤紧急处理需求。
铁骑队员交流学习包扎技巧
借助永安市公安局“轮值轮训”制度,铁骑队员们全员参加了“急救技能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伤口清洗、消毒、包扎到止血带使用、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知识。日常闲暇时间,铁骑队员们经常自发组织训练,互相充当“伤员”,练习包扎止血技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熟练、规范地开展救助工作。
“当时摔倒后又疼又怕,脑子一片空白,精神高度紧张。没想到铁骑队员很快就到了,不仅帮我处理好了伤口,还一直安慰我,让我慢慢冷静下来。他们的帮助及时又专业,让我感觉特别暖心!”一位曾因雨天路滑,骑电动车摔倒的女士,提起当时的情景,满是感激。
急救包只是铁骑队员众多“特殊装备”中的一种应急物品。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铁骑队员的装备清单里还储备了便民伞、灭火器、拖车绳等不少“神器”。
8月5日下午,永安大榕树附近的一垃圾桶起火。铁骑用灭火器在几十秒内迅速扑灭明火,消除安全隐患。8月15日正午,室外温度超过36℃,永安石门新村路段一名电动车驾驶员撞车擦伤。铁骑队员查看伤情、联系120的同时,快速拿出便民伞为伤者遮挡烈日,防止伤者中暑……从紧急时刻的急救止血、突发火灾的快速灭火,到烈日下的遮阴挡雨,燕城铁骑的“特殊装备”在一次次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队员们专业的技能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和点赞。
“现在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在街上随时都能看到铁骑队员巡逻的身影。遇到事情,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赶到,有他们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安心!”市民王先生说。
在永安市,“燕城铁骑”新增的“特殊装备”,不仅是急救包、便民伞、灭火器,更是一份份对市民的深情守护。他们用每一次出警,每一次救助,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永安市公安局 张建情)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