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行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 2025中国仲裁周南宁专场”在南宁举办。论坛上,广西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正式运行,首创“侵权风险测评+纠纷多元化解+质量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广西贸促会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判决案例、商事纠纷解决、质量技术服务等多维度数据资源,创新建立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主要依托“知识产权风险一键查”小程序,打造掌上生态,落地全流程数字化服务。线上以知识产权风险一键查小程序为载体,构建“前端一键查询、后台智能分析、多端同步联动”的掌上服务体系。同时,夯实线下服务根基,推动协同保护落地,在中国贸促会(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设立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服务站,进一步推动“维权指引前置化、纠纷解决高效化”,让数据资源与实体服务点联动,夯实数智化协同保护的落地基础。
数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落地后,企业获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平均时间成本降低70%,实现“秒”出报告。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自主排查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显著提升企业风险响应速度。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平均调解周期缩短60.8%,从过去的平均31.6天压缩至12.4天。
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型,大幅提升纠纷化解效率,将知识产权保护从“多头奔波”转为“一站对接”,从“事后补救”向“全程防控”升级,从源头降低企业创新与跨境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