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舆情应急处置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创新实战演练,构建起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多方协同的应急工作新格局,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建章立制,推动应急处置从“经验引导”向“标准驱动”转变。食品安全无小事,面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舆情,广西食药安办聚焦舆情处置“快、细、准、稳、实”五字要诀,系统构建起“一个指南+一套制度+三个智库”“1+1+3”应急处置体系。
首个“1”,是指在全国率先编制《广西食品安全舆情应急处置工作指南》,针对“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炒作”“食品安全事故曝光”“校园及周边‘三无’食品”等30类常见舆情场景,提炼出处置实操要领,实现了从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到应急处置的全流程、全环节标准化。
第二个“1”,是指一套完备的制度支撑。包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等,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和响应流程。同时,创新建立西南地区“5+3”舆论引导协作机制,拓展了跨区域协同的广度与深度。
“3”则是指支撑体系高效运转的三大智库:“口径库”确保信息发布权威一致,“案例库”提供历史借鉴与参考,“专家库”为复杂舆情提供智力支持。这一体系的建立,推动广西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打破“经验主义”的桎梏,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驱动的崭新阶段。
实战练兵,推动应急处置从“桌面推演”向“实战练兵”转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2025年5月,在国务院食安办指导下,广西牵头组织“跨两省三市九县”舆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首创“事件处置+舆情应对”双线并行模式,前端,依托智慧监管系统实时抓取敏感信息;中端,联合网信、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即时开展联合研判;后端,协同处置并分步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演练推动形成“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联动多部门”的立体化应急格局,其经验获国务院食安办推广。
协同共治,推动应急处置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共治”转变。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涉及面广,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广西充分发挥食药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并细化了网信、教育、农业农村、文旅等12个相关部门在舆情处置中的具体职责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方责任。同时,注重社会共治力量的运用,全覆盖建立了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等管理机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