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科技青年丨青年筑通途

2025-10-27 17:05:49    新华网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杨洋,用算法为城市交通寻找最优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教授伍毅平,从驾驶行为中探寻安全密码。从山城到首都,从研究到应用,他们用坚持不断的努力,把论文写在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中。

他在绿茵场排兵布阵,他在跑道上思考城市脉络的走向。不同的路径,同样的目标,让每一条路,都通往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

看两位“青托”人才如何用硬核科技,守护我们每一天出行的畅通与安全。

 

《科技青年》视频栏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策划制作。以“青年力量 科技之光”为主题,深入挖掘青年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奋斗故事,展现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树立优秀青年榜样,让公众看到科技创新背后的青春力量。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常青街道油坊岗社区:“向阳守护”构建银龄幸福生态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