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2025-08-13 11:24:33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王浩)8月12日8时,位于黄河最下游的国家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测得实时流量588立方米每秒。至此,通过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已实现自1999年以来连续26年不断流。

2024至2025年度,在黄河流域来水偏枯、汛末骨干水库蓄水偏少等情况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不断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效完成了年度水量调度任务。黄河干流向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超过223亿立方米,有力支撑保障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部分省(区)在2024年夏季和2025年春夏季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局地发生严重干旱,抗旱用水需求量大。在春夏灌高峰期,黄河水利委员会提早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筹备水源,加强流域水量供需分析,科学精细做好水资源调度,多措并举抗旱保灌,全力保障了受旱省(区)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2024至2025年度,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发力做好跨流域补水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引黄入冀调水,配合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连续4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支持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8月4日,东平湖跨流域向南四湖抗旱应急补水工作结束,累计补水0.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南四湖地区旱情。

在生态补水方面,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发力,2024至2025年度累计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3.74亿立方米,向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1.72亿立方米,有效改善当地水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沁河、黑河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修复。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漫山遍野的绿,就是聚宝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