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两山”理念的广西实践:生态与发展的绿色能源协奏

庞革平    2025-08-19 17:40:44   

走进八桂大地,扑面而来的是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新能源作为第一大电源装机超5000万千瓦、“碳电寻源”系统一键查询“数字碳账单”、绿电交易半年突破百亿千瓦时……广西正以电力绿色转型为旋律,奏响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绿色乐章。

从“转化绿”到“源头绿”:“绿色动能”向新跃升​

今天的广西,每消耗3度电,就有2度来自清洁能源。

近年来,广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能源结构深度重构,从过去以水火为主发展为风光水火核蓄储多元协同的格局。风、光等新能源更是从“零突破”发展到千万千瓦级集群。

 

广西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向“新”向“绿”转型。图为桂林市兴安县摩天岭风电场。马华斌 摄

 

“十四五”期间,广西新能源年均增速达40.9%。截至今年6月,广西电源总装机容量1.1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七成;其中新能源装机532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8.5%,是广西第一大电源;光伏、风电装机分别达2792万千瓦、2272万千瓦,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229倍、56倍。

伴随新能源快速发展与大规模接入,电网网架结构、调度模式、运行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电网更智能、更绿色、更可靠。

坚实的网架是新能源消纳的基础支撑。目前广西已形成500千伏“四横两纵”主网架格局,实现500千伏变电站设区市全覆盖、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在“十四五”前四年电网投资641.4亿元基础上,今年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规划投资超145亿元建设电网,持续畅通新能源输送“动脉”。

以实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水平消纳为目标,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电网运行全流程,构建起“技术赋能+精准调度”的智能体系。“我们上线AI数字员工、调控智能体,升级‘人工智能算法+人工预报员’方式,提升‘风光水荷’预测准确率,从源网荷储各环节保障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最大程度消纳。”南方电网广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邹清林说。

在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上,广西电网多点突破,形成多元协同的新能源消纳体系。8月,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项目二期扩容升级工程进入投运倒计时。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广西已建成37座储能“超级充电宝”,总规模近600万千瓦时,发挥储能“电网稳定器”作用,每年存储及释放电量约12亿千瓦时。

 

广西贵港110千伏百花山风电场产生的绿色电能通过南方电网主电网送到千家万户。韦振宏 摄

 

随着车网互动的落地,既推动了“能源+交通”交叉领域融合发展,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也让新能源汽车“变身”移动储能单元,促进新能源消纳。广西持续完善邀约填谷充电场景的市场化机制,将车网互动资源纳入低谷电力消纳交易机制,并打通技术通道,通过将车网互动资源聚合成虚拟电厂,参与电力调峰市场,实现更精细化的响应。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吕翔介绍,今年以来,广西组织多轮次车网互动资源参与邀约填谷充电,14个设区市的302个充电站积极参与,累计响应车辆40万辆(次),响应电量超350万千瓦时,有力促进了富余新能源电量消纳。

“广西已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车网互动站点全覆盖,还在河池市东兰县投运了全区首个乡村区域智慧能源站——东兰综合能源站,在宾阳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了古辣稻花香里综合能源示范站等,可以满足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车网互动业务需求,为农村地区推广车网互动提供示范。”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谈自强介绍。

如今,这张连接千家万户的电网,正以更坚强的体魄、更绿色的底色,更稳健地为八桂大地注入澎湃能量。

从发展绿色到绿色发展:以“含绿量”撬动“含金量”

盛夏时节,八桂大地天蓝水碧,白鹭蹁跹。这片绿意浸润的土地上,绿色动能澎湃涌动,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

在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这是一家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的企业。今年以来,该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出口新能源汽车电池到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主动靠前服务,协助其参与绿电交易,消纳绿电2122.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量8584吨,帮助企业通过绿电消费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绿电交易的火热,是绿色价值在市场流动的生动体现。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通过系统性构建交易体系,推动绿电交易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跨越。仅今年上半年,绿电交易规模就突破100亿千瓦时,绿电平均交易价格同比下降27.15%,推动绿电市场逐步从“政策驱动”走向“需求驱动”,让广西机械制造、铝业、钢铁等传统优势企业以及外贸型企业对绿电的消费热情高涨。

这样的活力,藏在更宏观的用电数据里。今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亿千瓦时,其中,产业增加值贡献度大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用电增幅达9.6%,占比升至58%的服务业同比增长6.7%,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同比下降1.9%,“高效低碳”的转型轨迹愈发鲜明;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增长120%,三新行业以41.2%的增速领跑,绿电产业链的蓬勃动能清晰可见。

绿色动能延伸至乡野田间,勾勒出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图景。

苍梧县六堡镇的茶园里,智能电炒锅吞吐着茶叶,电气化杀青工艺让每吨茶叶减少碳排放,而农网改造升级带来的稳定电力,让百年茶乡的每一片茶叶都带着“零碳印记”。玉林博白的工厂化育秧基地里,电力驱动的水肥系统像精密的毛细血管,将灌溉效率提升50%的同时,使每亩稻田减少化肥使用量,电气化农耕焕发低碳生机。

北海流下村成为了暑期的网红打卡点。景观风力发电树叶片轻转,与分布式光伏板组成微型能源网络,年供清洁电力超1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吨。村民的电动汽车在V2G充电桩旁“吐纳”电能。这里的每一度电都可追溯,“绿电+文旅”的模式让这个小村庄年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低碳转型成了最亮眼的文旅IP。

在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宾阳,“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模式让荒坡变身“阳光银行”。全县建成6座集中式光伏电站、8座集中式风电场,近7千户装了分布式屋顶光伏,150余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既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也输出清洁电力。绿色理念融入日常,村民陈志莲的四层“全电民宿”就是写照。“农村能源革命正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绿色电能将为乡村带来革命性改变。”古辣镇党委副书记覃柳东感慨。

如今,3100个电气化村星罗棋布,1905座乡镇充电站守护绿色出行,零碳示范区以及零碳供电所、零碳综合能源站等各类应用场景成燎原之势,绿色动能正转化为乡村用电的增长活力。上半年,广西乡村居民用电达246.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支撑着乡村绿电消费稳步提升。一个个跳动的数字,见证着从“发展绿色”到“绿色发展”的质变。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对输电线路进行无人机巡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莫希涛 摄

 

从“生态绿”到“多维绿”:织就零碳未来生态圈​

漓江的水,映照着一场绿色变革的轨迹。

“多年前漓江生态环境一度遭破坏,如今漓江水质清澈。”回忆起过往,从小生活在漓江边的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渔村党支部书记唐存学感慨道,随着漓江的生态环境日益向好,村民们敲开了可持续发展大门,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唐存学不仅见证了漓江的生态变迁,更是亲历了生态保护的全过程。

近两年时间里,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成功拆除横跨漓江景区核心区域的电网线路11处,大河背村3条10千伏跨江电力线路也悄然消失。在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解决了过去轮船可能碰到线路的安全隐患,更让桂林山水“颜值”倍增。

 

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工作人员对阳朔兴坪镇内线路进行无人机巡视,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莫希涛 摄

 

2024年,渔村下辖的大河背村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协议成为南方五省区首个“零碳村”,全村居民、民宿、酒店等330个用户均实现绿电全覆盖。这是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持续推动桂林零碳绿电世界级旅游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打造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为秀美桂林不断添“绿”增“彩”的一个缩影。

这场绿色实践,已从漓江两岸向更广处延伸,从生态保护拓展至多维协同实践,形成零碳发展的生态圈。广西首个新型全预制、近零碳、智能化双层配电房投运;广西首个基于碳流分析的风光储直柔充零碳供电所建成;南方五省区首次实现零碳电力运营和零碳供电服务……在桂林阳朔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创造了多个“首次”,取得基于ISO14068-1国际标准的“碳中和”认证,一批可应用、可展示、可复制的零碳场景,让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近期,桂林阳朔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还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多方合力下,绿色网络不断织密。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牵头发起全国首个能源电力领域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产学研用融合的公益性组织——桂林零碳绿电联盟,涵盖能源、制造、科研等领域60余家单位,并以数智化手段打通“电”与“碳”的脉络。

今年1月上线的广西首个电碳监测平台,通过“电力+算力”融合,实时监测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等4项核心指标,为企业提供“碳足迹画像”和优化方案。联盟成员在此搭建桥梁,让碳排放追踪与分析“可视化”,助力企业碳分析、碳优化、碳评价。

在探索绿色发展的路上,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不断解锁新场景、解码新方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美丽中国 低碳能源”——广西电网公司生态价值链整合商助力社会降碳实践》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广西“城+乡能源生态”赋能社会低碳循环发展》案例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亮相,被收录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中英文)》。

据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刘艳阳介绍,公司将立足能源圈及跨圈跨界合作,加快推动能源电力绿色发展,促进“充电网、车联网、能源网、物联网”四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协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立足广西、服务南方、辐射东盟的零碳绿电产业生态圈,让“生态绿”变成覆盖经济、社会的“多维绿”。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发布30个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