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展会真正成为经贸桥梁

林 闻    2025-05-19 09:57:00    人民日报

300余家采购商携数百个展会项目前来寻求合作,境内外近40个城市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的代表参加,11个重量级会展项目签约落地……近期,在福建举行的第八届厦门会展周,围绕会展营商环境建设、中国展览出海等议题展开探讨,中国展览企业应如何把握市场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博弈。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贸发展的晴雨表,会展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更要发挥作用、彰显担当。我国会展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出海办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国际石材展等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到汉诺威工博会、国际消费电子展等国际展会上中国品牌集中亮相,我国展会经济已从“国内主场”迈向“全球舞台”。2024年中国贸促会审批通过并实际执行的出国展览项目共有1166个,其中出国参展1067个、出国办展99个,更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瞩目。

海外办展并非简单的场地迁移,而是涉及文化适应、政策合规、资源整合等复杂挑战。让中国展览顺利走向海外,并成为推动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有效平台,需要政府、行业与企业协同破局。

出海办展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面临关税、贸易政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为更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厦门已在展会出海领域展开一系列创新探索,依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联动机制,发挥“海丝”优势深耕东盟市场,借力金砖平台拓展国际合作。上好出海前的“基础课”,会展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才更有底气。

从出海动向上看,目前各个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系统等新兴行业,不再只满足于产品出海,而是转为产业链、供应链出海。“借展出海”不仅帮助行业企业直接面对海外客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曝光度,还能让企业深入了解目的国的市场需求,为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出海之后,展览公司要成功办展,必须实现本土化运营,包括了解当地市场,建立本地团队,与当地政府、商会协会及展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进行有效推广和邀约专业观众。这些举措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提高展览的成功率和影响力,确保展览能够顺利举办并取得预期效果。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在办展中创造更多商机,一定能搭建起更多联通中外的经贸桥梁。

(摘编自《福建日报》,原题为《出海办展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树立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和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