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国内第一项球类发明专利的诞生与发展

老项和他钟爱的嗒嗒球

本报记者 窦瀚洋    2025-05-16 08:25:58    人民日报

项政惠(右)教爱好者练习嗒嗒球。
钱聪彪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西山森林公园,上午7时许,击球的“嗒嗒”声此起彼伏。不少市民活跃在球场上,扣杀、救球、抽球……时不时听到几声喝彩。

打的是什么球?记者过去一瞧,球拍像乒乓球拍,但球又像羽毛球……“这是嗒嗒球。”一旁的热心市民介绍,“喏,球场上那个瘦瘦的老头就是嗒嗒球的发明者项老师。”顺着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位身形硬朗、专注打球的老人。

他叫项政惠,今年74岁,钻研嗒嗒球20多年了。“嗒嗒球简单易学,很容易就能上手。”老项打开了话匣子:嗒嗒球的球体由弹性半圆球头和8根彩色羽毛组成,球拍比乒乓球拍大一些、手柄长一些,球网高度可上下调节。嗒嗒球对场地要求不高,庭院厅堂、房前屋后都可以练习。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浦江县的民营经济起步。时任浦江童鞋厂厂长的项政惠,对发明创新充满激情,那时他就手握多个发明专利。由于酷爱运动,工作之余他便琢磨,能否开发一种新型球类运动,把乒乓球的小巧精致与羽毛球的灵活多变结合起来。

“我们厂里有各式各样的皮革、橡胶,我从中选材、设计、改良球拍,经过一次次试验调整,很快拿出了样品。”老项回忆,2002年,他先后申报了嗒嗒球、嗒嗒球拍、嗒嗒球网架和整体外观4项专利,嗒嗒球成为由中国人发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球类项目。后来,他又陆续研制出防风、荧光嗒嗒球。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把嗒嗒球列入全民健身项目。

研发成功了,如何推广?成立文体公司、生产器材、培养教练和爱好者、办比赛……这些年,老项围着嗒嗒球转,希望有更多人认识、喜欢这项新运动。

俞丁是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社会体育指导(健身)赛冠军,也是嗒嗒球爱好者。他觉得,嗒嗒球快慢皆宜,运动效果很好,兼顾大众普及性和竞技趣味性,“简单易学,一套装备平均百十来元,很适合全民健身。”

浦江县体育中心嗒嗒球基地,几乎每晚都有人来训练、打比赛。当地村民黄飞英一边做赛况介绍,一边在直播间卖嗒嗒球器材,“靠着嗒嗒球电商生意,我每年增收近3万元。”

作为国内第一项球类发明专利,过去嗒嗒球多是作坊加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与产业的发展。浦江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浦江县体育总会主席戴忠泉介绍,近几年,浦江县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嗒嗒球产业发展。

2021年起,浦江浦嗒文体发展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嗒嗒球,并在县市场监管局支持下构建产品标准体系。企业持续投入,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条嗒嗒球生产流水线,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去年4月,全国首个《嗒嗒球、拍套组产品标准》出炉,这项运动有了更清晰的模样。2024年,浦江县嗒嗒球相关器材产值突破200万元。

赛事也办了起来。浦江县嗒嗒球运动协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继发起并承办了“2023年浙江省首届嗒嗒球混合团体邀请赛”“我们的村运全县嗒嗒球邀请赛”等赛事。赛事接地气、聚人气,带动了当地体旅融合发展。“去年在浦江举办的嗒嗒球赛事带动酒店增收30多万元。”当地某连锁品牌酒店负责人黄祎丽说。

在浦江县嗒嗒球运动协会秘书长周志刚看来,嗒嗒球的商业化之路还很长,“知名度要进一步提高,爱好者要进一步培养,要做的事情很多。”

虽然已年逾古稀,但老项依然活跃在嗒嗒球场上。他透露,新研发的尼龙嗒嗒球即将取得专利证书,可以把生产成本缩减50%,“碳纤维高端球拍也在加紧研发中,另外还要推广多种趣味新玩法,每天可忙啦!”老项的笑声很爽朗,“人不管多大年纪,都要有梦想。说不定哪天,嗒嗒球会被列入全运会项目呢!”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6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夏季行车隐患多,安全驾驶有诀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