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扎堆网红景区直播惹争议——

给“打卡点”留一些清净

本报记者 徐驭尧    2025-05-08 08:47:19    人民日报

西藏林芝嘎隆拉隧道附近,一名博主将雪堆挖出一个窝子,用塑料布搭棚,做着直播。记者走访发现,隧道附近1公里范围,起码有5个博主在直播,而直播者留下的“雪窝子”印记不少于20个。

周边群众告诉记者,这些网红博主自称“露营”,其实不少在“打卡”博流量,夜里悄悄撤走,第二天早上再来拍。记者看到,由于直播者生火做饭,沿途雪窝子的侧壁大多被熏成黑色;部分直播者走后,遗留下包装袋、破损塑料布等垃圾;当地政府部门放置的大型垃圾桶里也堆得满满当当。

“政府多次提醒,也专门设了垃圾桶,我们走的时候会尽量把垃圾带走。但是,人一多,很多事情就不好控制。”一名博主告诉记者。

针对来“打卡”的直播群体,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我们安排环卫车辆定期开展垃圾清运,增加环境执法频次。”林芝市波密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从通信、直播、安全等方面需求出发,合理划定直播区域,督促景区运营方做好灾害预警服务。对直播人员开展安全隐患警示提示,确保景区安全管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对景点来说,网红直播提高了知名度,却也容易产生风险。有的博主为了获取所谓‘独家内容’,不惜破坏环境。一些行为主要触及道德层面的问题,政府很难采取手段管理。”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说。

扎堆直播盛行,风险与挑战不仅限于生态保护。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边境派出所所长索朗多杰就遇到过一次因直播引发的救援。

“有一个人被困在山上好多天!”一名群众告诉正在巡逻的民警。民警动员村民开动挖掘机保障道路通行,携带汽油和各类生活物资前往,当天就把这名游客带下了山。

询问发现,这名游客是旅行博主,特意进入了不对游客开放的区域。“遇上大雪,道路阻断,博主不但没有尽力求救,反而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在山上拍摄‘探险之旅’来引流。”索朗多杰说。

索朗多杰驻守的察瓦龙乡,位于一处以崎岖艰险而闻名的景观道路上,引来越来越多旅行博主“打卡”。“直播中的一些错误引导,可能引发很多问题。有的司机驾驶技术不过关,依旧硬闯;有的开着小轿车深入非铺装路面,经常被困。这都需要我们出警营救,有时一天能遇到多起。”

嘎隆拉山附近也活跃着一些旅行博主。“这里山高陡峭,多人大声喧哗,让雪崩等冰雪灾害风险变高。”林芝市墨脱县有关负责人说。为此,墨脱县发布了告游客、市民的文明旅游倡议,呼吁“在雪崩高发期等危险路段不要停留开展网络直播”。

前不久,由于风雪较大,波密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张杨波对在雪崩危险区域直播的博主进行了劝导。此前他还处理过一起因直播造成的事故——318国道上,一辆小轿车转弯时失控,与对向来车发生碰撞。现场勘探后发现,司机驾车的同时在直播。

“直播治理仍需多方发力。政府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管理,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网络平台对诸如驾驶、徒步等容易引发风险的主题要有更严格的区分。网民也应对一些低俗、博眼球内容说‘不’。”崔丽丽说。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8日 第 1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