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公共卫生间标识,别再制造迷惑

李祉瑶    2025-07-01 07:43:32    人民日报

标识如何“变花样”,实用价值应摆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里

 

没有文字提示,只有抽象图案,部分公共场所卫生间的男女标识十分难懂,不少人吐槽“上卫生间前先猜谜”,更有人因“猜错”而误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近年来,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识成为一些商家的营销点、设计师的炫技场。部分场所追求所谓的“设计感”,公共卫生间标识趋向风格化、个性化,却脱离大众需求,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难以分辨。

公共场所标识的基础功能是做好引导指示服务,首要保障的应是通识性。标识是为使用者而设,好的标识能让使用者快速理解意图。标识中的图形本是为了突破文字限制,方便各类人群理解,过度设计以至超出太多人的认知,实际上是在设置信息障碍。

现行国家标准GB/T 1000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中提到,表示男性专用设施的图形符号为裤装、女性为裙装,这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分辨的标识。这些标准仅为推荐并非强制规定,在实际应用中不排斥创意设计。

让公共卫生间标识兼顾实用性和创意性,其实并不困难。忠于人们普遍的认知和现行标准,适度创新,不是对设计风格的破坏,而是对实用价值的坚守。

在此前提下,标识亦可通过观照细节,增添人文温度和文化属性。例如,江苏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采用动物手绘牌标识,清晰标注文字还顺便科普动物性别特征;陕西考古博物馆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展示唐代男女流行着装,让人一眼识别的同时,还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名片。

公共卫生间标识看似小事,却能反映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有关部门要尽快回应民生诉求,地方标准也要在国家标准之上进一步细化,明确标识设计的底线原则,保障指引清晰,同时要避免矫枉过正、千篇一律,为才华与创意留有余地。

标识如何“变花样”,实用价值应摆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里。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 第 1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孩子的成长越来越个性
下一篇:真诚的艺心,不变的初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