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美德受奖赏,社风更向上

李 斌    2025-07-02 08:41:16    人民日报

最是美景游目骋怀,最是美德沁人心脾。尤为令人感怀的,是人性之美、道德之美。

曾经,面对危急情形,“扶不扶”“躲不躲”的抉择拷问世道人心。如今,有人遭遇危险或困难,一群人想方设法去救援,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见义勇为蔚成风尚,凡人善举常伴身边,印证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

这样的转变何以发生?

一个人勇敢,靠的是危难刹那的美德绽放;一群人勇敢,靠的则是对见义勇为价值的集体认同、对可能后果的清醒认知。公共文明不断进阶,社会道德丰茂生长,需要典型引导、价值倡导,更需要政策托举、法治保障、社会支持。

由此想到《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两则故事。孔子弟子子贡把鲁人赎回鲁国,鲁国赠金,但子贡拒绝了。孔子说:“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另一个弟子子路挽救一名落水者,获赠一头牛。孔子说:“鲁人必拯溺者矣。”

两相对比,做好事不求回报,是高尚情操的写照,却容易让做好事“曲高和寡”;坦然接受回报,则可能激励更多人见义勇为。可见,对做好事的人予以褒扬和奖励,既契合“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也是让美德在全社会发扬光大的必需。

欲扬大义,先立直标。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完善烈士褒扬工作政策法规,到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褒奖各类道德模范,体现的正是立大德于社会、布大信于天下。各方面齐抓共管,各领域共同参与,美德方能成风化俗,善行必定处处可见。

于普通人而言,“内心的道德律令”,总能找到用武之地。

去年,一则关于救人与回报的新闻,感动无数网友。北京一家火锅店的经营者栾留伟带家人在河北固安县永定河畔游玩时,勇救落水儿童和家长,不幸牺牲。一些人闻讯后,纷纷到其火锅店消费,予以慰问支持。一名顾客说:“人家都献出生命了,咱们必须得帮衬人家。”

一束光引来无数光,一次善行激发无数善行。美德拯救生命,社会守护美德。让英雄不抱憾,让英雄家人受敬重,形成这样的“正向反馈”十分重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正能量的阵地就能不断扩大。

铭记和传承,同样蕴含静水深流的力量。10年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发起“与时间赛跑——抗战老兵拯救之旅”行动。10年来,一届届同学不断接力,组成扬州大学口述史团队,采访还健在的抗战老兵,抢救性地留存了百万字鲜活的历史切片。

山河已无恙,述史敬英雄。从“史料采集者”成长为“精神传承者”,青年大学生热心撰青史,不仅告慰了先辈,还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内心生根。铭记英雄事迹、发扬英雄精神,捍卫历史记忆和先烈风华,同样是形成崇德向善“正向反馈”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心所向即是力量。不只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不只尊崇于心,还要践行于实。人人争做美德守护者、弘扬者,社会发展必能蓬勃向上。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2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读懂穿越百年的两个故事
下一篇:如何看待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