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心中有民 肩上有责 脚下有路(人民论坛)

——强党性转作风⑧

刘天亮    2025-07-14 08:39:50    人民日报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与群众关系的亲疏远近,最直观地照见党性、反映作风。

诚于中,形于外。心里装着百姓,秉持正确的政绩观,行动上就会与群众走得近,就会始终把群众利益置于优先位置。

在贵州长顺县,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当地交通不便、物流尚不发达,一些干部就常背上背篼、走着山路,给老乡们捎带油盐酱醋等物品。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背篼干部”。这种自然朴实的行为,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干部就是自家人,可以托付、值得信任。

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时,廖俊波常常提着一个黑色帆布袋。同事回忆说,他总是随身携带各种工程报表、图纸等,走到哪提到哪。担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后,他的行李中又多了一样东西——武夷新区总规图等5张图纸。与客商交谈时,他铺开图纸就能逐条逐项讲解,如数家珍。

一个背篼、一个帆布袋,里面装着沉甸甸的责任。背篼里的一袋盐、一瓶醋,解决的是群众眼下的需求;规划图上的一条路、一座桥,谋划的是百姓长远的幸福。二者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心中有民,就会真心实意为民,始终把为民造福的重担扛在肩上。这是一种永不言弃的责任担当。遇到困难,身先士卒,与群众同甘共苦;出现矛盾,主动解决问题,绝不推诿扯皮;任务再艰巨,征途再漫长,也会坚持到底。

党员干部的词典里,就不该有“不作为”“躺平”这些词。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黄大发、黄文秀……一个个走过千山万水仍怀赤子之心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战风斗雨、闯关夺隘,克服种种不利条件,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他们为什么能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因为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在奋斗路上始终有广大群众同行。

“不要怕问题,让问题怕我们。”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老县长”高德荣的这句话,振聋发聩。不怕的底气在哪里?

当年修独龙江公路时,高德荣建议,最后5公里,由独龙族群众组建一个工程队施工。此前没有经验的群众,组建起施工队。高德荣白天和他们一起修路,晚上和他们一起住工棚,确保最后5公里按质按时完成。后来当地修建乡村公路,这批施工队员也成了骨干。

群众力量就是底气所在,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就不怕脚下没路。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4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兔共耳”的文化启示
下一篇:两个“坚定不移”,持续增强中国发展的动能与韧性(和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