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严把学业关,培育栋梁材

丁雅诵    2025-07-16 08:40:24    人民日报

大学不是混文凭的地方,以相对刚性的方式,把好培育质量关,既是对教育事业负责,也是对学生未来负责

 

向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是高校的育人目标。

近期,多所高校大力加强学生学业管理,督促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及时调整状态、提升学习质量,把牢人才培养的出口关,引发广泛关注。

不久前,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通报,94名学生因学业成绩不达标未能正常毕业;再早以前,华南理工大学发布了一份全校本科生学业预警名单,该校737名学生受到学业预警,其中部分学生面临降级试读。大学不是混文凭的地方,以相对刚性的方式,把好培育质量关,既是对教育事业负责,也是对学生未来负责。

近些年,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但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因自律不足、目标不清等导致学业荒废,需要加强引导和帮助,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内驱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劳动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强化质量把关、坚持“严进严出”,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当然,从严把关,不等于简单地“亮红灯”,也不是卡住最后的毕业环节,而是要将学生学业表现评价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学业预警”机制为例,和传统的“劝退”相比,其优点在于构建起动态监测、分级干预的管理体系,既作出预警,也提供帮助。

南京大学通过“一生一档一策”,制定个性化的精准帮扶方案,对学业存在困难者开展多维度支持。北京科技大学每学期对学生开展学业研判,一旦有学生“挂科”,学校就会提供由专业课老师指导的朋辈习题课、一对一辅导等帮扶。从学生需求出发,严格学业管理,强化学业帮扶,提供人文关怀,和学生共解难题、共赴挑战,才能锻造出更合格的人才,更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培养高质量人才,从严管理是基础,同时还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妥善把握教育管理中“宽”与“严”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应严格学业管理,严控育人标准,守住人才培养的质量底线;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方式,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更好培育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需要的是严而有度、宽而不纵的成长环境。山东大学响应学位法新规,突破“以毕业论文申请学位”的唯一标准,机械工程学院一名2022级研究生不久前以一份仪器设备的研发报告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成为山东首名凭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打造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多元的发展路径,能让更多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跑道上绽放光彩。

在一个知识和人才驱动的时代,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手机成瘾、碎片化学习等数字时代的新挑战,加强全过程管理,把好学业质量,激发内在动力,助力更多青年学子走稳求学路,我们的教育将更有实效、更有温度,我们的发展将更具韧性、更具活力。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6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统戏剧怎样更有“戏”
下一篇:因何奔赴一座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