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评论员    2025-08-12 08:00:52    人民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对于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有力支撑了我们党不断取得新胜利。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围绕坚守践行党校初心,为高质量为党育才、高水平为党献策提供制度保证,定能在新征程上更好彰显党校(行政学院)的独特价值。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作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的重要改革部署。作为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肩负着帮助干部和党员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职责使命。要以基本培训为抓手,坚持应训尽训,严格组织培训,不断扩大受益面,确保培训对象基本全覆盖。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题主线,构建系统深入的党的创新理论课程体系、科学完备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和务实管用的履职能力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校(行政学院)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要同步于党的理论创新进程,把研究宣传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科研的重点重心,加强有组织科研,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重点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贡献、原理性成果,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步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要推动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融合发展,推动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发挥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生力军作用。

制度贵在执行、重在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办好、管好、建好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组织保障,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观念,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整合资源,不断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2日 第 0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贡献与启示(和音)
下一篇:警惕“三拍”干部背后的政绩冲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