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最深沉的纪念

徐雷鹏    2025-08-15 08:38:51    人民日报

80年前的8月15日,“日寇接受无条件投降”。举国上下,欢腾庆祝,多少人热泪盈眶。

一段历史永志不忘。回望那血火交织的14年,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沉重数字背后,是破碎山河与离散家园的无声控诉。从沈阳城头的炮火到卢沟桥畔的枪声,日寇步步紧逼,抗日烽火自白山黑水间燃遍神州大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奋起抗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誓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这些永不褪色的精神刻痕,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如星辰般照亮了民族最黑暗的夜空。

一种精神穿越时空。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敌强我弱,装备落后,是必胜信念支撑着全民族历经磨难考验。将士血洒疆场,民众众志成城。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所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永不屈服、一往无前。

胜利号角久久激荡。当硝烟散尽,记忆长存:那一座座青山,那一道道河流,都无声地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我们会永远铭记历史,让伟大抗战精神如不灭的灯塔,照亮民族复兴前路——这才是对那场伟大胜利最深沉的纪念。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5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别让假专家用短视频坑农害农
下一篇:透视研学游的“冷”与“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