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白剑峰    2025-08-22 08:50:16    人民日报

前不久,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邵医生疑因医疗争议遭遇网络暴力,不幸坠亡。这一悲剧,令人惋惜,引人深思。自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生创造良好执业环境,成了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

有段时期,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医闹”屡禁不止,医患关系紧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出台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惩治涉医违法犯罪、强化医疗机构安检制度等方式,让医患纠纷处理逐渐回归正轨。

在医疗活动中,难免会发生医疗纠纷。针对医疗纠纷,我国有明确的法律程序和鉴定渠道来划分责任、解决争端,除了自愿协商,还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诉讼等多种方式。很多地方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介入处理,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更好的框架。

由于医学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等特点,医患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即便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不尽如人意,双方也不能诉诸非法途径、暴力手段。那样不仅无助于纠纷解决,还将扩大伤害、增加戾气,一些过激行为甚至会冲击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当前,随着自媒体迅猛发展,网络暴力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这种“软暴力”突破了时空限制,成本更低、代价更小、隐蔽性强,危害不容小觑。

现实中,遭受过网暴伤害的医务人员并不鲜见。有关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细化应对措施,实现治理关口前移,尽量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早发现网暴苗头并迅速干预;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提前做好预案,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支援、情感支持、心理干预等。只有对“软暴力”形成强大震慑,让网暴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为医患纠纷的解决创造更大空间、提供更优解法。

医疗是信任的产物。守护好这份信任,还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比如,把知情同意书转为可视化流程展示,减少患者误解;推行电子病历全程留痕制度,避免引起猜疑等。从根本上讲,医患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疾病。医疗机构应不断优化制度,减少医疗行为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服务质量,让患者更充分地感受到医学的温暖。

换位思考是建立理解的桥梁。一些地方举办“医患角色互换”体验活动,让医生从患者角度体验服务的不足,患者从医生的角度感受治疗的不易;有的医院开发VR体验系统,让患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医疗纠纷处理过程。这些都是健康医患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把信任的种子播撒在日常相处中,以良性的互动增进理解和认同,在疾病面前成为一条战壕里的“战友”,那么,即便发生纠纷,医患也不会变成势不两立的“敌人”。

生命无价。作为生命的守护者,医生理应受到尊重。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期望全社会更加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可以安心、放心、舒心地工作,从而更好满足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2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当好青春引路人
下一篇:增收益也要优权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